
对孩子不可溺爱
俗话说:“一个子宝贝子;两个三个像芋子。”孩子少,就疼爱有加,视之如掌上明珠,当今实行计划生育,城市推行一胎化,每个做父母的都把孩子当宝贝对待,这已是一种必然。孩子多的,大人要上班,要出工,哪有那么大
俗话说:“一个子宝贝子;两个三个像芋子。”孩子少,就疼爱有加,视之如掌上明珠,当今实行计划生育,城市推行一胎化,每个做父母的都把孩子当宝贝对待,这已是一种必然。孩子多的,大人要上班,要出工,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和那么多的时间管得了它们呢,只好让他们贱一贱了,但往往贱一贱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有着更有利的一面呢。俗话还有一说:“人与人之间钱财不可能一样富有,但对于子女却有着一样的爱。”这话也是千真万确。疼爱孩子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大家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是看作心肝宝贝。
给孩子吃饱(有条件要吃好)穿暖(有条件穿美、穿舒适),要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要使孩子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远大志向,养成孩子懂礼貌、爱学习、爱劳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等,这些都是做父母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对孩子起码的爱。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字,我的理解不是善良、慈善之善,这善是洁白无暇,是好的意思,意为善于接受教育,接受影响。环境好,影响好,孩子就向好的方向发展,环境不好,影响不好,孩子就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也就是把人之初看做一张白纸那样,涂上什么样的颜色都行。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这话也不错,看似和孟子所说针锋相对,其实不然,是说的角度不同。他是从动物本性而言,人也是动物。动物生下来,为了生存,就要觅食,就要贪婪,就要杀死属于它的猎物。同时为了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不让自己的同伴分走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一定自私。所以人生下来也具动物的天性,也是自私的。
自私最可怕的表现就是任性!未经教育的孩子没有一个不任性的。人不是一般的动物,人生活在只人人类才有的社会中,所以,任性常常与社会公德,人际关系相悖。教育孩子最初就是要教育他们不能任性。这个世界生活着很多人,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不能凡事任由你的性子乱来。
要让孩子不能任性,首先不要一味地顺从孩子,如果孩子要什么都给予满足,就会让其认为任性是天经地义,是顺理成章的事。这点对于钱多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因为钱多,要什么就拿得出。但是到了孩子要你买个天上的月亮时,恐怕也会顿觉无奈!
适当的惩戒是克服任性的好办法,孩子不听话,就不给他买他喜欢的玩具或食物;不听劝说的情况下做错了事,就是骂他几句甚至打他几下屁股,也不致于对他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而却能让他知道要受惩罚的。
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榜样,也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一环。有道是言教不如身教,笔者有个亲戚,喜欢玩朴克,他家位置好环境舒适,邻居也到他家玩朴克,有时还来点“刺激”的。他的孩子喜欢看他们玩,尽管大人对孩子不断呵斥,要他读书做作业,孩子哪里肯听,不仅大人玩朴克时的大声喧闹,影响了孩子读书的安静,在孩子的心目中,做大人真好,有空就玩朴克,自己长大以后不也像父母一样玩朴克吗,还读什么书呢!结果他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敢恭维,还渐渐和小混混结成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常常大闹天宫。
真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沿着正确的轨道上成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舍不得骂,舍不得打,缺乏必要的惩戒就是溺爱。溺爱最终是造对孩子极大的危害,到时甚至后悔都来不及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