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点水语
微雨飘洒,在校园的腊梅前,留影一张。我想,穿黑风衣的我能浸些清幽和芬芳吗?如果早十年站在这里,我一定是神采飞扬的,穿着杏黄色的夹克衫,明媚的像身后那满树灿烂的腊梅。八天半,外加三个夜晚,从古至今由中到
微雨飘洒,在校园的腊梅前,留影一张。我想,穿黑风衣的我能浸些清幽和芬芳吗?如果早十年站在这里,我一定是神采飞扬的,穿着杏黄色的夹克衫,明媚的像身后那满树灿烂的腊梅。八天半,外加三个夜晚,从古至今由中到外,随老师游历了一番。坐在四楼的教室里,阳光透过云层展开笑颜,明亮的天光温暖地辉映在高高的楼宇,摇摆的枝头上,闪着光泽。衰草边的河水活泼起来,逗弄着飘落在它怀里的梧桐叶。有一缕光线洒在我的笔记本上,此刻静寂,只有老师的娓娓也像一缕缕的光线,照进端坐的我的心怀。
课间,听各种口音逐渐变的亲切,一些面庞不再陌生,甚至生动。杂然其间,聊发天真。三五成群去逛商厦,在长街热热闹闹的挑选饰品,放肆地大笑,像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但更多的时候我愿意独处,一个人去漫步,去书店,随意而自在,闲适又自得其乐。我有一所花园,馥郁却寂寞,但依然在怒放,无论是谁想来探访,欣赏或是丢一个淡漠的眼光,我都很淡然。或许看上去,我是那个大方好客的将后花园打开的人,但只有我知道,只有在书的环绕中我才会打开自己。
我打算并也是这么做的。每一天的中午,去吃“回味”家的一种盖浇饭,然后去逛校旁的一家书店,傍晚再去买一种口味的“傻子瓜子”,坐在回去的车上慢慢嗑。虽然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去做,可惜,直到我离去,我还是没有吃完“回味”家所有类型的盖浇饭,品尝完所有品种的“傻子瓜子”,没有逛完旁边所有的书店。不过,想一想,还有两年的时间,我还是有那个勇气去持续到底实现这个目标的,那就留点回味吧。
那晚,站在车上,看窗外那轮月亮一点点的圆润丰朗,转过高楼大厦,穿过原野上的树梢,终于像个玉盘挂在幽蓝的天幕,底下是闪闪烁烁的路灯,远远望去,蜿蜒成条长龙。车子爬上一座大桥时,我看到桥下一轮火车侧身而过,车厢里亮着灯,一扇扇明亮的车窗下似乎还坐着一个个人,人影绰绰,这些人和我分别驶向两个方向,我们的路线成一个奇怪的“十”字。生命的旅途中,我们有了一次短暂的相遇,我们都是在路上,一瞬间,我有些迷离。下车了,我一回头,月亮就跟在身后,融融的月色抚着我孤高的影子,我打开手机,听宋祖英的《望月》,清清亮亮的声音里捧出个清清亮亮的月亮,月亮发出脆脆的笑声。让我想起一句话“今夜月光如此温暖”。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老师在讲台上款款地讲解这首情诗,大大的投影上燃烧着先人们的炽热情怀。我不知道,是不是几千年前诗经中的风,此时正刮向你一向平静的心湖,一阵阵地从短信中吹过来,激起一片一片的涟漪。你这么不小心并狂热地陷入进去,让我不由地相信,无论时空如何转换,人类的感情特别是相思还是相似的。浓情所灼,你终于从诗经中走出来,我拂去你衣襟上的清霜,听到人们不倦地传唱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晚风中的鸠兹广场,冷清了许多。何况竟十点的夜又洒起了细雨,我在站台翘首远望,看熟悉的车灯眨着黄色光圈。惶惑中下车,却看到弟弟早已等在树下,高大俊朗的他听着音乐靠在车上。什么时候,那个青涩的男孩已变成眼前这个让我踏实地坐在他后面,在夜色中前进的男人了呢?“姐,明天下班我还来接你吧。”许久,他回头轻轻而坚定的对我说。
以前去无锡,下车站,看到这么一句宣传语“无锡,充满温情与水”,干净明朗的句子,让我一下子喜欢上那座城市,但待久了,却厌烦于工业污染如一团浓雾般笼罩在城市上空,让我不能尽情徜徉于湖光山色。而江城,不仅“充满温情与水”,还有一块清朗的天空,我发现,短暂的相处,我已爱上了这座城市。不仅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有它的亲切和厚重,有我梦的延续,还有,水畔刮来的清凉的风。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