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紫阳龙洞游记

三峡紫阳龙洞游记

类同相召散文2025-10-15 14:43:21
阳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春光明媚的旅游好季节。学校几位老师相约,在这个早上,带上两辆小车,一路疾驶,不用一个小时,就来到了位于著名的长江葛洲坝电站南侧的紫阳龙洞。虽说自己是正宗的三峡宜昌人。以前也经
阳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春光明媚的旅游好季节。学校几位老师相约,在这个早上,带上两辆小车,一路疾驶,不用一个小时,就来到了位于著名的长江葛洲坝电站南侧的紫阳龙洞。
虽说自己是正宗的三峡宜昌人。以前也经常听人介绍说紫阳龙洞如何值得一游,但总是没有机会到江南来看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初到这里,满目清山叠翠,流水潺潺,顿时觉得心爽神奕。从江南看正在长高的宜昌市和横跨长江的葛洲坝大坝,江城和大坝交相辉映,觉得十分壮观。昨夜一场暴雨,把青山冲洗的郁郁葱葱,溪水潺潺,鸟儿在丛林里鸣叫嬉戏,鱼儿在水中竟相争游。我们的心情也像阳光一样灿烂。购了门票,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从龙洞大门向前行不到五分钟,就是一汪碧水荡漾的水库。清澈的水十分惹人喜爱。走过木桥,沿山上行几百米,就看到一座绿树掩映着的古色古香的大屋。门前立着两座大碑,一座是《东山寺记》;另一座则是《铁御史:王篆》的生平。
记得儿时我就听说宜昌在古时候曾出了一位著名的文官,人称“王天官”。今日才知道王天官的老家故里竟是在紫阳龙洞山坡处。于是在徐徐的春风里,我细细地阅读了碑上的记载。只见碑文写道:
“铁御史王天官,字绍芳,夷陵洲紫阳人。生于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卒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享年84岁。王篆天资聪颖,青少年时就有才名明嘉靖三十四年乡试考中举人,随后,出任江西吉安知事。七年后又中进士。不久任两京都御史,晋位少宰,亦称吏部侍郎。“夙有铁御史之号。”是时,乡人还誉称为“王天官。”由此,我才明白了王天官的来历。真是感觉没有虚度此行!继续游下去,我们随导游步入屋内,只见正厅上书“铁御史”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两旁书对联是“心胸坦荡淡泊名利;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左边挂有八个大字横幅:“慈母辛劳望子成龙”。令人想起儿时背诵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诗。现在的孩子们多么需要来这里看看,既可享受大自然明媚的春光,也可受到潜移默化的传统教育,何乐而不为?屋内两座青铜像,分别是王篆和妻子。导游给我们详细地讲解起王篆如何教育子女、治理国家的事例。我缓缓踱到屋外,仔细端详起门前的《东山寺记》;“郡故有东山寺,去州五里,建自唐,盖形家言。东山蜿蜒,作镇郡城,与葛道诸山十主客不敌,非建浮屠飞阁以张主势,无以提福西陵。则寺之由来也。宋欧阳永叔与丁元珍游寺有诗,文自常游有诗。凭栏下视,为南湖倨霁旅雁,灵鹊布鸽,翩翩出没于沙诸,而江横如带,风帆上下,有若浮杯。渡芦泊岸,有葛道山,其山如旗如西来天马与楼时,山后叠嶂,葛道女在帷中,其左则天柱、石门,右则五龙、荆门。江山白云,英英映带尔。时若白豪,光从金臂漏出,已而错落山涧不见也。扶桑日出。若挂与左,荧荧煌煌,射越琉璃。后望则紫阳……。”
我正在细细端详碑文时,导游小姐已领着大家走出大厅。来带一座古碑前,相传这是明代流传下来的碑,只剩下碑头没有碑身。导游小姐解释说是文革时期被砸坏,甚是可惜!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继续朝上前行不远,就来到宜昌著名的龙洞前。大家跟着导游钻进去,洞里面果然是另一片天地!石钟乳石在宽阔的洞里面顶天立地,一条暗河从远处六出洞外。洞里曲径通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雕琢出如此造型美丽的龙洞景观!在导游惟妙惟肖的解说下,我们领略了观音神像、夫妻岩、龙尾和龙椅,穿过长长的龙洞,任山泉滴在头上,那种感觉好像是到了世外桃园、人间仙景。在洞里游览了近一个小时以后,才走出龙洞。感觉真是美好!
导游小姐连连称赞我们今天来的运气好,说是洞外有龙藤正在开花。我们细细观赏,几根古藤上开着一些紫色的花,真是好看极了!灿烂的阳光下,满眼尽是青山碧水,繁花绽放娇艳夺目。让人的心情也陶醉了。大家真相摄影照相。然后来到竹楼,品尝土家菜,观看身着土家衣裳翩翩起舞的歌舞节目。觉得真是有趣。
暮色苍茫十分。在导游小姐的告别声中,我们踏上返回的路。心里在想:紫阳龙洞,真是一个假日旅游的好去处!既让位开阔了眼界,也感受到江南三月长莺飞春光明媚的无限美丽和精彩。以后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