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成为此刻
过去成为此刻“我们交换黑暗的词语,我们相爱象罂粟和回忆,我们睡去象海螺中的酒,血色月光中的海。”—《卡罗那》或许自由是神的玩笑,“你要,好的,那就给你,但你必须选择…”。于是,人总要一次次的面临选择。
过去成为此刻“我们交换黑暗的词语,
我们相爱象罂粟和回忆,
我们睡去象海螺中的酒,
血色月光中的海。”
—《卡罗那》
或许自由是神的玩笑,“你要,好的,那就给你,但你必须选择…”。于是,人总要一次次的面临选择。或选择开始,或选择结束,或是没有开始的开始,亦或是没有结束的结束。其实开始便是结束,不同的仅仅是痕迹的积累与每次重新面对选择时的心态。或许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开始与结束中老去,渐渐趋于死亡,怎能安心?于是又开始,再结束。欲望少的人或许选择就少,不能随遇而安,选择就会多。到最后说不清楚是主动还是被动,是自己在选择命运,还是被命运驱策。
仓颉不小心(或许是不忍心)泄露了天机,于是“殊途同归”这四个字才被后人发现。在诸神的词典里是没有“选择”的,一切都像母亲的早餐,明天一早自然就会摆在餐桌上。它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在人心怀恐惧左右摇摆寝食难安的煎熬中,上帝脸上得意的一抹微笑。人毕竟只是人,临其境而若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的,恐怕早已羽化登仙。上帝可以抱膝而观乾坤变幻,因所谓人生百年荣辱、后世流芳功罪在他老人家看来,不过萤虫以自娱,事不关己——这是因距离而有的境界。
然而我却不能置身世外。每有人言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当老子庄子与众神一起发笑,笑容一定如我一样复杂。这不是“无知者无畏”的歇斯底里,而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愤怒咆哮。这其中“知其不可”的无奈与“不可而为之”的豪气所形成的悖论,恰是人生所有选择的归结。外儒内道,士人或许从生下来就在生存与理想,在心中一弘清泉与眼前一碗饱饭之间徘徊、挣扎。“做远方忠诚的儿子与物质的短暂情人”这是另一种境界。或许不够清高,但这其中的人间烟火味道,却比他天国的许诺更真实,更让人动容。
在众人敬仰的诸神的天空下,人太渺小了,渺小得不屑于管理,于是有“无为而治”之说以自安;渺小到没有资格谈及天机,于是佛曰不可说,圣人“坐而论道”要焚香顶礼以示惶恐;渺小到好似李嘉诚的早餐开销,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世上有多少人在为早餐而疲于奔命甚至头破血流。人与人的尔虞我诈,国与国的攻伐杀戮,太多血案由馒头而引发。或许这点欲望在反掌即可毁灭世界的上帝看来也是微不足道的,但诸神若不是富人,若非不食人间烟火,面对生存与崇高又会如何取舍?富人的施舍,算不得善举,正如天平空无一物的平衡,算不得平衡。“不为五斗米折腰”,让人心酸的刚毅。我知道杜甫的所有诗篇,也不能抵偿饿死幼子之痛。只有在心中有重量的取舍,才见真性情,才是真选择。愈朗照,影便愈清晰,面对天空,很多时候会不自禁的微笑着哭泣。
庆幸这沙里还有世界。又要启程了,保尔说:
“是过去成为此刻的时候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石竹山游记
下一篇:为人岂尽人思事,财欠心余量身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