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致富话明珠

乡村致富话明珠

摆台散文2025-12-29 08:43:45
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镇东部深山中的古楼冲村有条碧水长流的汤河,风景秀丽,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短短几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人平收入翻了两番,村里先后兴建5个加工企业,九年收入149万元。更令人羡慕的是农民免交各
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镇东部深山中的古楼冲村有条碧水长流的汤河,风景秀丽,更引人注目的是在短短几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人平收入翻了两番,村里先后兴建5个加工企业,九年收入149万元。更令人羡慕的是农民免交各种积累,儿童免费上学,孤寡老人住进宽敞明亮的养老院,组组修了公路,接通了电话,还兴建了电视差转站……这一串串令人赞叹的事实,叫人感到惊奇。这个地处山沟,交通信息闭塞的穷困小山村,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深秋时节,笔者专程来到古楼冲,采访了该村党支部李书记。当我们提及古楼冲近来的变化,他如数家珍侃侃道来:“古楼冲的变迁,离不开村办小水电,而小水电的发展与农行信用社的支持分不开的,是他们帮我们走上这条光明大道。”
古楼冲,人多耕地少,出门就爬坡,贯穿全村的汤河,每逢暴雨季节,河水携带大量河泥,无情地将两岸田地冲成一片沙洲,真是:“水在河中流,人在山上愁”。滔滔的河水不仅没为山里人带来益处,还给留下无穷无尽的灾难。1985年以来,农行信用社来到古楼冲挂点扶贫,根据村里具备山高水源充足落差大的自然优势,制定了兴建梯级小电站的规划。农行在积极发放小水电专项贷款的同时,还按有关政策向有关部门申请国家扶持资金,村干部率领全村干部,劈山修渠,兴建前池、压力管、厂房、挡水墙等七个部分,共动用土石方86万多方,义务投工2500多个,仅用两年的时间,在这条河流上兴建了一至四级小型发电站,装机586千瓦……
在李书记的引导下,我们沿着羊肠山路攀上一级电站,沿着电站侧面的水泥台阶拾级而上,只见陡峭的山坡上,三根粗大的引水管并列而立,电站门前的菊花竞相开放,水管下面三根水管穿进机房,宽敞干净的机房里,工人师傅正在熟练地操作发电机,在一排电机后面是一排人多高的仪器柜,仪器柜里装满了各种仪表,各种颜色的讯号灯,在频频闪耀。村委会会计兼电站副站长欣喜地告诉我们:“四级电站年发电量为230多万度,收入达24。5万元,除去工人工资及机械维修每年上交积累10万余元。”李书记为我算了一笔帐:六年来,发电总收入达57万余元,已向村里上交利润36万元,“喝水不忘掘井人”,村里将上交部分资金还清了农行信用社贷款24。8万元。还为农民生活用电实行价格补贴,免去一切上交,办起了敬老院、电视差转站等十个服务企业……
听了这些介绍,我心里激动不已,阔步走到电站楼台高处,放眼远眺,满山枫叶红遍。汤河库边兴建的四座电站及其琴弦般纵横的电线,使我不禁热潮翻涌,蓦然间,想象这电站似乎像神话中蜘蛛在编织着一副幸福网,这副网将永远为村民发光发热。电站的兴建促进了古楼冲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办电赚了钱,村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有了更多资金向农业投入,农业生产连续四年获得丰收,人平纯收大幅度提高,居全县先进水平,有了电,家家安上电灯,户户吃上自来水。1989年,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当我们来到一位姓胡的老农家里,走进绿荫掩映的新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条桌上的电视机、电扇……主人端上香茶,按下录音机开关,一曲快乐的轻音乐在耳边响起来,他深情地说:“多少年来,山里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祖辈用灯点松明子,喝些土谷酒解闷。如今,田里回来,收录机插上电源,立即就听到优美的歌曲,夜晚,收看电视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事。而且,做饭、烧开水、理发都用上电,日子可甜着哩!”话刚说完,老胡的儿媳把刚用电熨斗熨得笔挺的蓝巴拿马制服送到他手里,我们暗暗祝福这个家庭永远和睦幸福!
短短的一天采访时间结束了,古楼冲的变化,古楼冲人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走到山下公路回首望去,汤河两岸已是万家灯火,闪闪烁烁,如银河倾泄,似明珠遍洒,我想,古楼冲是山区开发资源的象征,也是农行扶持村民脱贫致富的范例。虽然,那儿还不十分富裕,但她在变迁,等到几年后,再访古楼冲,她将给读者展现更美更新的图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