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红回来了
大前天下午,突然接到一个声音娇美轻柔的女孩电话:“姐姐,我是小红,我回来了,你来看看我吧!”我惊喜万分,抛下所有的工作让朋友开车把我送往小红所在的饭店。2007年,小红和我林东一中群认识,我们很聊得来
大前天下午,突然接到一个声音娇美轻柔的女孩电话:“姐姐,我是小红,我回来了,你来看看我吧!”我惊喜万分,抛下所有的工作让朋友开车把我送往小红所在的饭店。2007年,小红和我林东一中群认识,我们很聊得来,相互视过频,看过照片,就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在我印象中,她是个清秀文雅的女孩。如今她去上海已近四年了,前几天她说要出国,回来办护照,想见见我,我心急火燎地等了一个多星期,今天接到她的电话,真是兴奋不已。
很快就到了饭店,我刚一进门,前排第二号桌有位穿深红色衣裙的女孩儿笑吟吟地站了起来,甜甜地唤我:“姐姐!”真是默契,我们彼此都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我细细打量小红,高挑的个,修长的腿,秀气端庄的脸颊,戴着一付小巧的眼镜(天那,怎么和我的近视镜一模一样?),那太过白晳的皮肤让我的大脑里速度涌出好几个形容词:肤若凝脂,冰肌胜雪,吹弹可破……脸上找不出一点儿铅华的痕迹,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我正在出神,小红把我让到里面座位坐好,倒上茶水,向服务员要来菜谱,点好酒菜。她的一位同学小华也来了,在左旗国税局上班,也是位清纯的小姑娘,就是有些腼腆,不太爱说话。我和小红则是相见恨晚一般投机地聊着。她说这些年一直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是法国人独资经营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工的路一定不好走,她虽然没有向我提起半句在外的艰辛,可我想象得出,她那稚嫩的肩膀是怎么独自扛过的。我问她:“这次回来,见到爸爸妈妈了吗?”,她说:“爸爸妈妈都搬到包头去了,我这次回来主要是办护照,也就三两天就走。”我问:“想去新马泰还是欧美呀!”她说:“公司总部在法国,想去那边看看。”我又问了问她的恋爱情况,她笑着说暂时还不考虑,从法国回来再说。
我想,她回来一趟不容易,也待不几天,抓紧时间陪陪她吧。于是我给老公打电话,并叫了辆车,陪她逛逛新城,夜晚又冒着被蚊群袭击的危险去了辽上京遗址之一——古城,并到辽时期遗留的观音像那里学着佛门弟子虔诚地拜祭一翻。
夜晚来逛古城,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幸亏星月皎洁,因前天下了一场雨,空气凉爽清新。我们开车又转向西城墙,在老公的指引下,我和小红、小华牵手登上古城墙。城墙的骆驼蓬正生长得茂盛,我拔下一束让小红嗅嗅那刺鼻的味道。我以前看过杨富学先生写的《回鹘与辽上京》,对这种特殊的植物有些了解,就现学现卖地讲给小红:这种草源于西域,在咱们的古城西城墙多见,别处少见。这与当年的回鹘商旅之活动密不可分,估计是11世纪时回鹘商人赶着骆驼来到辽上京,可能是骆驼蓬的种子粘在骆驼的身上,或是骆驼排泄存留该地,还有一种可能是骆驼蓬的种子粘在商旅所用的毡毯等织物上抖落于此等等原因,才使该种植物在辽上京大量繁殖,而别处却很少见到。她听了非常感兴趣,说家乡在辽都,也该了解一点儿契丹文化了。
从古城回来,我们又去了契丹步行街吃烧烤,去歌厅吼几嗓子,送小红回去时已经快到零点了。
前天,小红、小华我们一起吃的中饭,喝了不少酒。昨天她俩去北五台山——辽真寂寺,而我却因为工作忙没有脱开身,直到今天上午,小华陪着小红来到我这里和我告辞:“姐姐,我要走了。”,我眼睛发涩:“小红,那你什么时候再回来?”,“这真是说不准了,爸爸妈妈不在这里,以后……”她也说不下去了……
我牵着小红、小华的手往车站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我俩话都很少,她说:“姐姐,现在还不到发车时间,我俩先去别处办点儿事,你先回家休息吧!以后我会回来看你的。”我只好停住脚步,强忍着泪,笑得很牵强,就这样和她告别了。许久,我都没有移开脚步,她回头再次向我挥手,我就这样看着这个美丽的女孩静静地远离我的视线……
她匆匆地回来,又匆匆地走了,再一次远离家乡出外打拼,我心里很清楚相见必是遥遥无期……我的心在七月骄阳的烘烤下却冰冷地感伤着。
下午,忍不住给她打个电话,再次叮嘱:“小红,出门要注意身体,出国要注意安全。”“姐姐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会抽空回去看你的……”
小红,你可知道,文中每串省略号,都是我转身时,无声洒落的一颗颗晶莹的泪珠……
夏日逢友对酒酬,烈日盛欢畅又忧。
城墙高高星闪闪,古草青青虫啾啾。
离别情结丝丝绕,举手拭泪泪更流。
慨叹知己今何处?一叶飘至万里丘!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所谓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