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蔷薇一样绽放

像蔷薇一样绽放

腓骨散文2025-10-17 18:03:32
下午给姆妈电话的时候,她告诉我就在前两天外婆差一点出事,现在治疗,病情控制住了。这个消息让我心里陡然一重,不自觉得眼眶便潮了。关于外婆的回忆,全部浓缩在了五月蔷薇花香的温馨里。记忆里,一直蹦跳着一个提
下午给姆妈电话的时候,她告诉我就在前两天外婆差一点出事,现在治疗,病情控制住了。这个消息让我心里陡然一重,不自觉得眼眶便潮了。
关于外婆的回忆,全部浓缩在了五月蔷薇花香的温馨里。
记忆里,一直蹦跳着一个提着蔷薇花篮的小姑娘,夕阳的余辉里,抚着装满了荷包蛋和面拖蟹的小肚子,身后是外婆一句句重复的叮咛:慢慢走啊,不要贪玩,直接回家去啊!
外婆家屋角的那一丛蔷薇,一直是我的牵挂。星期天的下午,向姆妈保证过后,我便挎着那只小竹篮,穿梭在麦青飘香的田埂间,急急向外婆家奔去。
外婆或在田间,或在桑林里,总是在忙碌。见我去了,一定会停下手中的活,陪我回家,先去灶间,从小木桶里拿出她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给我煎上两个荷包蛋,在屋前的菜畦里取一把新鲜的蔬菜,一起炒了,硬逼着我吃一顿早晚饭。那年月,物质匮乏,一个鸡蛋已然是大菜,如果遇上三舅刚好从田沟里摞了一串小螃蜞回来,外婆立马会很兴奋的揉了面,把洗干净的螃蜞切碎了和在面里,做油炸面拖蟹给我吃。直到我的小肚子吃得鼓鼓的,有点站不动了,外婆才放开饭桌前的我,从屋中拿出她的大剪刀,带我到蔷薇架前,把那些含苞的花骨朵一起剪给我。
蔷薇有刺,年幼的我时常被刺到,所以不敢自己剪,却又贪恋那花容,所以每每,外婆都将我的小挎篮装得满满,并一再的叮咛贪玩的我直接回家,不要让姆妈担心。
其实自己也奇怪,为什么总是喜欢把家里摆上一瓶又一瓶的鲜花,不过正是因为这个嗜好,让我在外婆那,尝够了荷包蛋的滋味,虽然我现在已再有吃荷包蛋的兴致,但对于外婆煎蛋时的那份认真,那么执意,一直铭记。
晚风把外婆的叮咛和满篮子的蔷薇花香芬芳在了记忆里,而外婆的身姿,也不再有当年的矫健和精神,早已瘦弱成一把弓,加上走起路来忍不住的喘,回去看她的时候,她总会不好意思的对我说:囡啊,你看,我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自己都嫌自己了!
可是,我想告诉外婆,在我的心里,你永远是一个蔷薇一般的花香女子。
说这话,是有背景的。外婆的娘家是地主,外公的父亲也是地主,虽然解放后家道渐衰,骨子里,外婆是有那么一种气质的。至于是什么气质呢?我想了半天,应该是她遇事有主见,淡定从容,不卑不亢,勤俭持家有关,所以现状是,尽管原本家道不丰,但诸子团结,诸媳和睦,对她恭顺有加。这种气势,在农村,不多。所以连姆妈也常常夸赞外婆,并且自叹不如。
自打十六岁嫁与外公,外婆这辈子便一直与忙碌为伍。先是因为土改,匆匆结婚到外公家充人丁,以多分到几亩田地为代价。然后是以一两年一个的速度怀孕生子,存活下来的,至今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相处融洽。有时候兄弟或者妯娌间有些不快,外婆一出马,三言两语,一下子就化解了干戈。任是大舅妈那般厉害,在外婆面前也总是欢颜,不是外婆强势,是她从心底里服了老太太,有什么事,总和老太太去商量着办。
虽然是地主家庭,到外公外婆的手里,也早已所剩无几,因此据姆妈的回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也是不易的。还好,外婆节俭持家,在我的记忆里,她和外公一直饲养着几亩鱼塘,并且每季都养上好多的蚕宝宝,赚来的钱,时常贴补几个孩子,硬是给他们每人造了一套楼房,过上几年,又给他们每人买上一套沙发。记得九十年代初,沙发还是奢侈品,外婆却大手一挥,一下子买了五套。姨婆在新疆,外婆得知那里的金价便宜,又是让姨婆代购了几只金戒指耳环的,算是弥补孩子们结婚时的草率。
不是外婆多有钱,其实她自己睡的棉花胎都是多旧的了,在家的衣服也是补丁打补丁,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倒是让青春叛逆期的我很是看不惯,经常在姆妈面前嘀咕:儿子都有手有脚的,好不容易赚点钱,就自己享点福了!看她天天吃的,穿的,对自己那么吝啬!
说归这么说,但是遇上红白喜事出门,外婆却又经常是一身体面衣着,连带头发都光鲜的很,与平时判若两人。这个正统的打扮,不但给办事的主家长了脸,也让她自己重现了当年闺阁中的风华。这个时候,我就反过来说我姆妈:你看看你妈,出场多光亮,再看看你,什么打扮都不会,我说,你是她捡来的还是亲生的?怎么一点遗传因子也没有?我的话,又常常引来姆妈怪嗔的一个白眼,然后是她毫不在意的夸赞:那是,我妈,她小时候可是锦衣玉食来着,只是因为土改,才一切都变了,不过你看她那气势,可不是比我强!我不嫉妒,老太太就是能嘛!
外婆很会做人,夏天养蚕卖茧后,总会把儿子女儿叫上,一大家子包馄饨吃。那个时候,只要是家里不上班的,剁肉的剁肉,烧火的烧火,拌馅的拌着,包馄饨的包着,下馄饨的下着,连带我们这些放了假的疯孩子的吵闹声,那热闹的场面,常常引来乡人羡慕的眼神。是晚,所有的成员,连带出嫁的儿辈孙辈一起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写到这里,眼前依然闪现出当年大家相聚的盛况,有些留恋那种融洽。)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外婆养不动蚕为止。可以说,外婆用实际的感召力,把一个大家庭像养蔷薇一般的培育得馨香和睦。
虽然外婆很好说话,但是如果乡邻有欺负哪个孩子或自己的,外婆一样会竖起她身上的刺,保护或自卫,不让别人欺负到。并且,对于那些喜欢到处显富的暴发户,她也是打心眼里不屑。小时候暑假基本上全赖在外婆家,她不让我们吃别人的东西,不让我们过多的去打扰到别人,有时和调皮的表弟在地头偷摘了人家的瓜啊茄的,让她知道了,除了向人陪礼,还一顿训:别人的再好,也是别人的,你要什么,自己去努力,就像这玉米,长得再不好,自己种的,吃到嘴里,甜在心里。吃别人的东西,有这么美吗?(这些话,成了我后来的行事准则,我想我是会铭记一辈子的。)
年老的外婆一点也闲不住,她不想过早的凋谢,依然会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一点蔬菜,勤耕不辍。春天还会去地头挖野菜,然后,拿去集市卖。舅舅和妈妈常常叫停她,说可以给她钱,让她在家歇着,可是她不干,她说:我还做得了,不需要,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做个废人!有时硬塞给她的钱,她也会看哪个孩子困难,再去接济他们,自己舍不得多用一分。她的自尊心很强,一点也不容许别人笑话她的老去,以她的固执,她是要做一朵开放到最后的蔷薇的。
记得每年回家给她带东西,她都要和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