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爱不能缺失
父母住在离我20公里的乡镇上,虽不远,一年里我也只回去屈指的几次。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也与年岁俱增,为了生活,因为忙碌,每年回家看望老人的次数较少,而他们却从无怨言,常对我说忙不要回,可我心却常有不安
父母住在离我20公里的乡镇上,虽不远,一年里我也只回去屈指的几次。人到中年,肩上的担子也与年岁俱增,为了生活,因为忙碌,每年回家看望老人的次数较少,而他们却从无怨言,常对我说忙不要回,可我心却常有不安。五一假期,本想带孩子们出去走一走,可陡然想到,何不让孩子们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玩一玩,一是让孩子们在假期放飞一下童心,同时也替代一次自己回家看望他们的心愿。
父母都是慈善之人,至现在还对我们兄妹很疼爱,就是在我们小时候家里困难的那些年也尽量不委屈我们。父母很喜欢他们的四个孙子(我的一个侄子、一个外甥、两个儿子),常以孙子多而自豪,所谓的隔代亲吧。当他们看到四个小子奔跑着扑向他们时,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顿时荡漾着一池春水,连花白的头发也在迎笑声中如春风拂草一样颤动,尤其是母亲性格较开朗,嘴里不停地唤着一个个孩子的乳名,老人瞬间似乎年轻了许多。父母住在乡镇街道后面,前塘后院,塘对面的庄稼一年四季散发着他们一生熟悉的芳香,和庄稼相伴大半生的人,这样的环境也最宜他们居住,还算安逸。其实四个孩子去还陡增老人不少麻烦,个个调皮捣蛋的家伙,爷爷跟着他们屁股后面转,常常为他们的一个险动作惊出一身冷汗,可脸上总盈满笑意。
父母年岁大了,平静有序的生活习惯了,可内心总渴望和儿孙在一起的天伦之乐,而因为我们所谓的忙碌,让他们享受这种幸福较少。古人云:莫做子欲孝而亲不在。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如今这个物质至上的世界里,每个人为生活或追求幸福疲于奔命,忽略了和年迈父母的亲情交流,而常常只一个理由充足的借口:忙。尽管父母大都能理解儿女,可他们心里也一定有种缺失感。做子女的或许有些愧意,时而给点经济以慰自己的心灵。不过父母还是在乎儿孙绕膝时的欢乐。有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背,帮妈妈揉揉肩。记得几年前的除夕夜,当春晚上唱这首歌时,我靠在暖暖的被窝里不知不觉眼里蓄满暖暖的泪。
常回家看看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并非太容易,我们常常用忙字而搪塞,可难道我们真的忙得连看双亲的时间都没有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繁华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部分人生活得确不容易,然而我们仍然有时间去应酬、玩牌、娱乐,而忽略去看看父母,去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去看看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去听听他们充满慈爱的唠叨,去感受他们慈祥的目光。
在生活中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女了,其实这一代的孩子们够幸福的了,他们吃好穿好玩好,做父母的还百般宠爱,只把他们大都培养得骄横、自我自私,缺乏爱心的公主王子,自己却没时间去关心老人,我不知道这种爱是否有失偏颇或失衡。自己也有年老的一天,当年父母爱我们,我们现在不知道反雏或感恩,却把爱全倾于自己的孩子,假使孩子们以后也全心全意去爱他们的孩子而忽略我们,不知那时我们的心是何感受。人是最富情感的动物,应常反思与自省,不能把爱用得失衡,尤其是我们身兼父母亦是儿女的角色,不能忽略老人,忽视父母养育我们的大爱。
常回家看看,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命题,可能还落俗而不新鲜,但它却是一个具有永恒内涵的命题,无论你身居何处,无论你心居何方。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爸爸捶捶背,帮妈妈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把关爱父母体现在细节中,把关爱父母体现在行动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未妨惆怅是清狂
下一篇:那些,流光与微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