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流逝了,爱情依然在
一爱尔兰杰出诗人叶芝仰慕一位茉德·冈的女人,整整耗尽30年的时光,却不曾拥有一分种,留下了许多凄婉动人的诗句成为经典的爱的誓词,令后世阅读的人无法不为之动容:“多少人爱慕你年轻的岁月,爱你的美貌,假意
一爱尔兰杰出诗人叶芝仰慕一位茉德·冈的女人,整整耗尽30年的时光,却不曾拥有一分种,留下了许多凄婉动人的诗句成为经典的爱的誓词,令后世阅读的人无法不为之动容:“多少人爱慕你年轻的岁月,爱你的美貌,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那哀伤的皱纹。”只有真正的爱情,才能具有这样广博的力量和能量,纵然相隔千年,它也能收容一切流淌的思绪,平息一切飞扬的杂念,而且还能荡涤时光里的污渍,让人在回眸时能看见纯洁、澄清的记忆。
在落花流水的岁月中,在浮光掠影的日子里,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滚滚红尘,那些积淀在岁月长河里留存下来的沧桑情事,无论离我们多远多久,总会召唤着我们的灵魂归来,以万斛的柔情与我们隔空对望,令人回肠百转。她款款而来,目光神秘而深澈,眉宇间似有一种顾盼在无声倾诉;她步履从容,肌肤在阅历的磨刀石上打磨过了,她的身上散发着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相混合的味道,散发着由深刻的孤独演变而来的随和淡定,这味道让人驻足流连,久不能散。甚而在某一个怀旧伤古的初春或者暮冬的时辰,让人蓦然笼罩在一种温暖的、朴素的甜蜜回味中。
旷野上,郁郁苍苍的大树转眼枯黄,转眼只剩枝桠,转眼又现青春,树后的天空千百年来是一样的湛蓝、深邃。电光火石、水流云走,相对不断流逝的时间而言,真正的爱情是深沉的、凝固的、恒远的,如星空,如浩宇。人间烟火里,正演绎着即将归于历史深处的爱的悲欢离合,我想把目光放逐更远处,那些虽不是我经历过的故事,但我想静看烟云渐渐弥化,和树,和天空融为一框风景。
二
这是一场魂牵梦萦悲怆遗憾的情事。穿越时空的隧道,那是八百年前的南宋。正是丽而不媚的春日,浙江绍兴城南禹迹寺的沈氏园中春光乍泄,满园的梅花灿烂炫目,青年诗人陆游在园中独自怅然徘徊。这位被后世名家梁启超评价为“亘古男儿一放翁”的不朽诗人,一生怀抱完整的爱国理想,到死还在哀叹“但悲不见九州同”。正在这一日,三十一岁的陆游意外邂逅了他的前妻唐婉。一个品性高雅、美丽颀颀、才情横溢的大家闺秀,一个和李清照、朱淑真放在一起毫不逊色的的才女。
十一年前,两小无猜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夫妻,新婚后俩人多少情投意合,耳鬓厮磨;多少鸾凤和鸣,琴瑟甚和,然而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或许她是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德“,会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或许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细节后世阅读的我无意查考。结果是在她的强迫下,陆游和唐婉两个深爱的人无奈分离。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俩人虽种种哀告,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后陆游再娶王氏,唐婉改嫁名士赵士程,年轻诗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活活被拆散了。
十年后,当他们春游沈园,回忆往事,唏嘘不已。陆游默然无语,暗自凄然伤神,感叹自己一腔爱国热情无法施展,甚至连婚姻也无法自主。唐婉送来酒肴,款待陆游。陆游不禁百感交集,提笔以狂草书就,在墙上汪洋恣意,龙飞凤舞,题写了那阙令人柔肠寸断的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是一位极为重情重义的女子,将这首《钗头凤》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悲恸不已失声痛哭起来,回家后再填一阙如泣如诉的“钗头凤”,满腔哀怨满腹无奈尽诉词中。不久便悒郁成疾,含恨离世,在秋意萧瑟的时节化作一片落叶孤独地随风而逝。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闻知此事,悲痛欲绝,心灵遭受深深的创伤,终其一生难以释怀,沈园从此成了他对唐婉思念的承载,成了他梦萦魂绕之地。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还在写诗怀念唐婉:“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是一份深挚无告,不堪回首的感情。
“错,错,错”“莫,莫,莫”;“难,难,难”“瞒,瞒,瞒”声声是泪,字字带血。两阙《钗头凤》成为两曲留存千古的爱的挽歌
三
这是一段高山流水、生死以之的绝恋。著名作家王开林说过,若要评选中国现代最圣洁的爱情,“高石之恋”无疑是最受之无愧的。
1922年春天,同为山西人的高君宇与石评梅,在一次同乡会上初次邂逅相遇。随着交往增多,友谊日渐加深,加上共同的进步追求和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相见恨晚。石评梅的音容笑貌宛若无形的手指,总在风清月淡的夜晚撩拔着高君宇的心弦,那铮铮的弦音鸣响着高山流水的曲调,人生得一知已足矣!
高君宇,五四运动的领袖、中共二大、四大的中央委员,是共青团前身--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任书记,曾经做过孙中山的秘书。石评梅,出身书香,秀美聪颖,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北京著名女诗人”,20年代著名的进步女作家,素有“以生花之笔,写哀时之痛”之赞,才情十分可取。
高石相遇前,各有一段感情史。高君宇是传统婚姻的受害者,十四岁时依父母之命娶了本乡女子为妻,十年后才挣脱旧式婚姻的羁绊。石评梅涉世未深,初入京城便被情场浪子、有妇之夫吴天放骗取纯洁的初恋。心性高傲的石是新女性,一次被欺骗被伤害的经历够她半辈子消受,心灵创巨痛深,从此抱定独身主义。
1923年的秋天,石评梅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有一片火红的枫叶,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是高对她的爱情表白,石的心被搅乱了!她想了很久,终于拿起笔,在红叶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高做出了感情的试探,而石却一直不敢面对,固守着“冰雪友谊”的藩篱。
高君宇内心十分痛苦,但仍以尊重的态度写道:“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
1925年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石评梅痛悔交加,自此,石评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