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旅旧事(十二)
唐山,从我们部队出发要经过北京、天津,加上转车时间,要5、6个小时才能到达。但直线距离还不到100公里。1976年7月,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用《水浒传》里晁盖智取生辰纲中的一句诗“赤日炎炎似火烧”来
唐山,从我们部队出发要经过北京、天津,加上转车时间,要5、6个小时才能到达。但直线距离还不到100公里。1976年7月,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用《水浒传》里晁盖智取生辰纲中的一句诗“赤日炎炎似火烧”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到关里后已经适应了的皮肤,在那一年还是晒起了小泡,特别是空气异常的憋闷,喘气都很费劲。
地震的前夜怎么也睡不着,隔几分钟就能听见战友在床下水盆里拧毛巾的声音。无奈,我和战友刘建设拿着马扎和大蒲扇来到外面乘凉,边抽烟边喝水,小声地争论着阳历和阴历哪个更准的问题,又是太阳月亮地球自转公转的,天南海北地胡乱吹着,不知不觉已经是下半夜了,再有3个小时就要起早班飞行了,必须要回去睡了。
刚刚入睡,我在朦胧中仿佛感到地和床在猛烈地摇晃,又好象听见远处传来隆隆的声音,继而发现窗户好象在强大压力挤压下,正在变形的金属样的尖尖的叫声。
好象正在做梦一样,不是在现实中——
半睡半醒之间,我似乎有了潜意识。先是以为远处在开山放炮传过来的震动,然后又以为是飞机在空中打加力。好象也不对,现在应该是夜里,不会有那种现象的。
排除了各种可能,我突然意识到是地震了!
于是,我极其敏捷地一手掀开蚊帐的同时,就把脚迈在了地上,嘴里还喊着:地震了!以提醒战友快跑。
现实中不会象我叙述的这么慢条斯理的感觉、分析、判断,那些分析和判断,在当时不过是1、2秒钟的过程。
等我感觉提醒了战友,自己也跑到外面的时候,大家几乎都已经出来了。但我跑的时候怎么没发现还有别人先后地冲出来呢?一个房间里住着,起床、跑动总是知道的吧。可是大家精力十分集中,光顾了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别人的存在,所谓的提醒都是下意识的。
跑到外面的时候,电线还在摇晃着,但大地的震动已经停止了。没有组织、没有指挥,虽然知道是地震,但没人告诉应该注意什么。也许大家太困了,七嘴八舌地议论一会儿便陆续地回去睡了,其实刚震完的时候是不能再回房子里面的,没过多久就又发生了一次7.2级的余震,好在没有发生什么伤亡。
我随大家往房间里走的时候,感觉光着的脚丫子粘呼呼的,好象踩到了痰,恶心极了。我让战友用手电一照,发现我的脚受伤了,已经流了很多的血。
大震后,天下起了小雨,稀稀沥沥地持续了好多天——
天亮的时候,我们接到上级通知,部队转入抗震防震时期,停止了飞行。于是,我们从机场取来飞机的蒙布,在营房的小树林里搭起帐篷。在天上下着雨,床下流着水的二十多天里,一直睡在外面,腰酸背痛的。
冬天来临的时候,防震的形势又紧张起来,我们又从房子里面搬出来。冬天不能再搭帐篷,于是我们就开始在营房里挖沟,把沟的上面用树枝架起来,再盖上飞机的蒙布;有的分队还搭了炕,以驱赶冬季的寒冷。
随着深冬的到来,外面也已经不能住人了,于是又搬回房子里面来。为了安全起见,每个连队都派人值班:在走廊里用酒瓶子的嘴朝下,上面再放上一个篮球,很灵敏的地震仪就做成了。如果有地震的时候,瓶子倒下来就会发出很大的响声,可以及时地唤醒战友。但它很不可靠,风大的时候,或者值班的人不小心碰倒它,睡梦中的人听到声音以为地震了,就匆忙地跑出来,我们常把这种情况叫“跑地震”。
跑地震往往发生连锁反映,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栋房子跑完了,临近的房子里面的人听见声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也开始跑地震。先跑的都回去睡了,后面的还一栋传一栋地跑着,直到整个营房都跑一遍,闹出很多笑话,甚至出现事故。一次跑地震的时候,我宿舍一个叫曹禄的老兵,平时动作就很慢,当大家都跑的时候,他着急了,一边披衣服一边大声地喊叫:别跑!等等我呀!
那个时候谁还管他呀!再说,等也没用啊。回来的时候,大家都和他开玩笑地说:看你那样子是真的着急了,但没办法,兄弟实在是顾不上拉你一把呀。其实,他喊等等他的时候,也是一种下意识的喊叫,并不是真的要人家等他。
还有一次跑地震,一个上铺的战士从上床跳下来,动作极其敏捷地跑到外面,等大家都跑出来后,发现他一嘴的血,等到卫生队处理完了回到宿舍,才看见两棵洁白的门牙整齐地摆在桌子上。原来他是从上铺往下跳的时候,把嘴垫在了桌子上磕下来的。由于紧张,他自己并没有感觉。
可见,那时整个军营里充满了紧张的空气,加上政治氛围的紧张,人们心里极不稳定,好象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一样。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