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炒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网络炒作,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一班杂文2025-10-17 19:38:21
文学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当那些只注重眼球效应的文字充斥着网络上的时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传统文学的落寞,那些空灵的,清澈的生活情思的冷遇,让我们不禁对我们的网络文学发出这样的质疑声:难道,现在的文学
文学是什么,生活又是什么。当那些只注重眼球效应的文字充斥着网络上的时候,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传统文学的落寞,那些空灵的,清澈的生活情思的冷遇,让我们不禁对我们的网络文学发出这样的质疑声:难道,现在的文学、情感的诉求就是要符合那些低级的情趣吗。或许现世生活充斥了太多权利的争斗,太多金钱的纠葛,让我们疲于奔走,疲于周旋在各式各样复杂的人际圈之间。从而,也让我们越来越丧失着那些认真思考,认真写作,认真阅读的心情。
而网络媒体的空前强盛,也促使了那些想利用这一捷径迅速走红的人的心理。炒作,不惜将自己的丑陋赤裸裸得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当肉体、性、暴力等种种媚俗性极强,极其低俗的字眼出现在这个网络时代的媒体上时,我不知道那些心怀一片赤诚的人是作何感想。尽管生活很困顿,渴望成名的欲望很强烈。但是,借助这样一种渠道来发泄、抄作,从而获得自身的利益,满足个人的私欲,多少有点让人发指。 生活中,总是需要思考一些空灵的东西,灵魂更渴望高尚的沉思。然而,究竟是什么让那么多的人在网络驱动力下,走上了这样一种捷径呢。
首先,网络媒体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匿名性。这一特性让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在完全可以逃避现实性具体性压力的情况下,做出日常生活中所不敢尝试的举动,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取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而这种匿名性不但可以逃离现实中的压力,也可以逃脱法律的追究,从而不受任何任何强制性的国家惩罚限制。
作为网络炒作的主体——行为个体来说,网络无门槛限制的特性,给网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公平的竞争平台。网民们可以不用像在现实社会中那样,通过实地的考核或面试来接受具体的价值评判。通过网络这一比传统媒介更最具覆盖率和传播速度的媒介平台,网民们可以实现个性化、自主化,带有平等性性质的自我能力的展现。当然,这种平台的出现与传播效力的诱惑,也让越来越多渴望走捷径的人选择了网络炒作这一手段。
网络媒体中的管理组织多为自发性的,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而非传统的、经过专业训练的新闻工作人员或媒体工作者。因此,网络媒体从经营者到管理层,都缺乏传统媒体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使命感。受所有制私人性的商业利益趋势,网络媒体呈现出盈利至上,煽情主义、黄色新闻、犯罪新闻、各界丑闻、暴力、性等充斥着网络的各大媒体上。由此,我们也看到网络新闻具有很高的失实性,侵犯他人隐私情况严重,报道中经常更多地注重肤浅和煽情的东西,而不是重要的、关乎民生、社会发展的新闻事件。
网络媒体受区域空间互动性的限制,很难组建一支自己的记者队伍,进行实地的调查采访。因此,网络媒体大多都是通过对各个传统媒体信息的整合,利用其在技术上的优势,实现信息在速度上和范围上的高强度传播,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超市”。然而,这一“信息超市”并不是通过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社会责任性等这一系列的新闻价值取向来对信息进行筛选,而是根据自身的商业目的,受众的消遣需求出发,以娱乐性、趣味性、奇异性对信息进行媚俗化的整合。因此,这既迎合了一部分人自我炒作的需求,又刺激另一部分人不甘寂寞的心理。网络炒作这一成名的捷径,也成了网民们趋之若骛的香馍馍。
信息时代,既表现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表现为信息的融通性和传播效率。在这样一个追求信息量和传播效力的时代,网络炒作,作为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简捷而高效手段,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可以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炒作,是这个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