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真的爱你

黄家驹:真的爱你

额定值杂文2025-11-28 11:00:27
家驹自幼生活在香港底层社会,深刻体会过人情冷暖、世事艰难,音乐道路上,自己有过的艰苦奋斗的历程,更激发着他对底层劳动人民异常浓厚的同情和悲悯。虽未曾亲身体会过农村生活,但他对中国的农民,始终抱有非常深
家驹自幼生活在香港底层社会,深刻体会过人情冷暖、世事艰难,音乐道路上,自己有过的艰苦奋斗的历程,更激发着他对底层劳动人民异常浓厚的同情和悲悯。虽未曾亲身体会过农村生活,但他对中国的农民,始终抱有非常深沉的敬意。一曲《农民》,将他的草根情结,尽舒胸臆:不看人家一夜盖起高楼/不问苍天偏爱谁多/用我一片诚心一双手/换得平安自在生活/每个人头上一片天/每个人心中一块田/到底是丰收是荒年/问感觉不要看金钱/若是七分醉好梦田/何苦拚命要贪千杯/什么心结成什么缘/一份血汗收一份田
歌曲中,一个淳朴善良、勤劳辛苦的农民形象呼之欲出。繁重的体力劳动、艰苦的劳动环境、与任劳任怨的耕作者交织成一副美丽的劳动图画。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供养了无数王侯将相的农民,一直过着贫穷淡定的生活,可内心从来没有改变那初生时的善良与赤诚。家驹用他那颗敏感细腻的心,感受着底层人民的生活不易,吟唱着属于他们的悲苦命运。有谁能理解?有谁能体会?
思忆及此,不禁热泪盈眶。
试问当年香港乐坛,又有几人会懂得为底层民众摇旗呐喊、激昂高歌?
只有单纯真挚的家驹。
九十年代初期的香港,尤处于港英政府的统治下。香港仍属于大英帝国的一块殖民地,被誉为“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明珠”。但很多香港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亲人,盼望早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炎黄子孙都有着一样的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流的都是一样的血液,强烈的民族情感驱使香港同胞、无限渴望与大陆同胞走近脚步,彼此可以亲切来往。黄家驹作为一个理想青年,对祖国充满向往和憧憬。不同于其他香港歌手的流俗和平庸、只会肤浅娱乐,黄家驹在他的音乐中,尽情抒发着他的爱国情感。《大地》和《长城》,就是这样的作品。《大地》借由父亲、家乡、田园的意象,来表露他对祖国怀抱的深情凝望。他在歌中唱到:在那些苍翠的路上/历遍了多少创伤/在那张苍老的面上/亦记载了风霜/秋风秋雨的度日/是青春少年时/迫不得已的话/别没说再见/回望昨日在异乡那门前/唏嘘的感慨一年年/但日落日出永没变迁/这刻在望着父亲笑容时/竟不知不觉的无言
相对而言,《长城》则更多的是对中国久远历史的慎终追远,和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限向往。在家驹眼里,长城成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物,一种民族精神的载体。
铁汉柔情,侠骨柔心。黄家驹的作品不仅洋溢着激烈的反抗精神和雄浑的文化气魄,更弥漫着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弥漫他个人对于家庭和爱人的真情流露。向外,他是个侠者,是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的刀客,而向内,他又是个善良孝顺的孩子、和纯真朴实的情人。
家驹的摇滚歌曲,一样有关于赞美人性光辉的浓浓暖意。代表作品有《喜欢你》、《情人》、《真的爱你》、《爸爸妈妈》。
自古至今,爱情都是个让人谈不完的话题。爱情这两个字,古往今来令无数痴男怨女辗转难眠、或生死相许。家驹亦不能逃脱爱情对他致命的吸引。在情感世界里,家驹是个极其单纯的人,纯净得像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的孩子,对爱情抱极其投入的态度。他的痴情令人心碎,他的专注令人专情。至少在歌中是如此:细雨带风湿透黄昏的街道/抹去雨水双眼无故地仰望/望向孤单的晚灯/是那伤感的记忆/再次泛起心里无数的思念/以往片刻欢笑仍挂在脸上/愿你此刻可会知/是我衷心的说声/喜欢你那双眼动人笑声更迷人/愿再可轻抚你那可爱面容/挽手说梦话像昨天你共我
如同我们年少的读书时光,暗恋同桌的她,那种纯洁懵懂的爱恋,引人无穷追念。曾经年少时,梦中情人,她的一颦一笑,都会勾动我们的心跳加速。初次牵手的羞涩与腼腆,轻声耳语的温柔和甜蜜,一起侵袭脑海,惹人爱怜。女孩的含蓄委婉,清晰画面,如在昨日。歌中有家驹对梦中情人的真情告白,唯美动听,亦有对忽略和伤害她的万分愧疚,催人泪下。
对于亲情的描述和表达,家驹用音符谱写得同样精彩。朴实无华,又感人至深。
我们亦有充分理由相信,家驹在家中,是个十足的孝子。虽然为了他的理想和追求,他曾一度忽略了家中的父母。他为他曾经的叛逆感到懊悔不已,早年的不听话,沉醉音乐令母亲伤透脑筋;成年后又为乐队事业拼搏,少有回家,对母亲关心不够,所以顿感亏欠母亲太多;就是这种愧疚中,家驹自觉无以为报,只好用音乐来表达她对母亲的歉疚之情: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总是罗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母亲的爱却永远未退让/决心冲开心中挣扎/亲恩终可报答/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千言万语,浓缩成这一首歌。浓缩了家驹对母亲的深深爱意,《真的爱你》又何尝不是我们对母亲关爱的真实表达呢?舔犊情深、乌鸦尚且懂反哺,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呢?
1993年,愤世嫉俗的家驹离开香港,前往日本寻求发展。离开前,他抛下一句话给港人:“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音乐界。”对香港乐坛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他要寻找真正的音乐精神,而不是平庸的蝇营狗苟。当航船将他载往另一个岛屿时,多少曾人怀着不舍和留恋?然而家驹毅然决然。但到了日本以后,家驹才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经纪公司要他和B安乐队做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来迎合日本歌迷的兴趣。家驹无语了,他拒绝过度的商业炒作,却发现自己始终无力挣脱名利场的漩涡。
英雄,注定孤独。
谁都会认为,黄家驹会在刚过而立之年后,奉献出更多的优秀作品,给我们这些用音乐感悟心灵的青年人,以慰籍、以鼓励、以暖意。然而,天妒英才,我们还没等到他的喜讯,却等来了他的噩耗。
1993年,黄家驹在日本参加一档电视节目时,意外身亡。
港人痛哭流涕,无数青年男女失声哽咽,全城为之动容。
黄家驹死了。
一个时代结束了。
然而,属于他的光辉岁月,永远不死。在他离去后的十七年来,无数的热血青年,在遭遇人生挫折时,仍然会在心底唱起《不再犹豫》,踏遍灰色轨迹、忘记海阔天空,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朝着前方理想奋勇前行。经典不死,音乐永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