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章的价值

论文章的价值

人口社会学杂文2025-10-17 17:52:54
人真是个很奇怪的生灵,很多时候精神往往会出现一时的混沌状态。今天下午出门办事时,糊里糊涂竟不知被哪根弦扯出了自卑。整个下午,都在反思自己曾写过的所有文字,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反正就像打翻了五
人真是个很奇怪的生灵,很多时候精神往往会出现一时的混沌状态。今天下午出门办事时,糊里糊涂竟不知被哪根弦扯出了自卑。整个下午,都在反思自己曾写过的所有文字,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反正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三年多的寒暑长夜,伏案笔耕的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早在很久以前,似乎对文字就很在意过,否则不至于在荒废了十几年之后,于三年前又重新拾起。看来我总算和文字还有点缘分,但不知究竟为何,猛一回头去看看过去写的东西,竟然有一种难言的悲沧感翻将出来:因为到目前为止所写的一切,无疑都没达到自己想要追求的境界,甚而在心中产生了距离目标境界还存在遥遥万里之隔的遗憾。
这么一想,完了,这不等于把自己给彻底否定了嘛,这还了得?像我这样整天都为了追求一个叫做“文艺”的东西,而顽固地坚持了这么多年的结果,竟然毫无价值:这种结果,对于自己的信心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而自己所写的所有文字,就这么被自己简单轻易地给抹杀了本来就不大的价值,心想这下总算玩完了:像这种活法,还真不如啊Q活得舒服。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咱是搞不清楚了,反正自己的这点小心思自己心里最清楚。要是当初不干这种和文字笔墨以及颜色打交道的文学绘画之类的行当,可能早就经商当小贩去了。反正人要是选择了一条路,那么同时也就等于拒绝了更多的路,就像一个男人如果选择了一个女人做老婆,无疑就等于拒绝了对更多的女人进行选择的机会。不过咱还是有一点最起码的自知之明:走上一条路就得认,就得坚持,这就像娶了个老婆就必须得老老实实地和老婆过日子一样。因为这些选择,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没人逼我这么选择的。
可“人心不足蛇吞象”!
既然要坚持,既然要认定自己的选择,那自然就想干得好点,想干得漂亮点,想干得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也无愧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热情,唯独如此,才算勉强对得起自己。这个想法,可能就是在今天下午莫名其妙地产生自卑感的心理原因吧。
之前还写过一篇杂文,跟敬业有关的。现在自己因了爱好文学艺术,而荒废了无数的时间搞这个东西,虽然不能用来养身,但却可以用来怡情。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业”,反正自己认为这个才是自己对人生的本质追求。而为了活口,随便干点临时工,钟点工什么的,够吃饭也就算了。
所以突然猛回头看看自己在过去三年来写过的东西,要是真没有点自卑感,还真就是硬打肿了脸充胖子了。可距离理想目标又太远,何况还有些文学底蕴文笔功力以及创作水平等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所以一口总难吃成个胖子,硬打肿了脸装胖子也没啥劲儿:远看像块大肥肉,近看却是个浮肿,多丢脸的事儿吧!
这份自卑从哪来?
想了半天,稀里糊涂地感觉自己找到了点因由!
看多了经典,就看不起自己了。绘画是如此,文学也是如此。不骗人地说:平常看得最多的文艺作品,当然还是各个方面的经典,当然是那些在中外人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学以及艺术精品。于是因为自己现在也干着同类的事儿,心中就自然地出现了很多座高山,但是想超越想跨过去,却没这个实力。
人要是老把自己往上比,那么活着实在是一件极度痛苦的差役,要是老往下比,也是一件极度无聊的事儿,要是跟谁都不比,整天价的自满自足,估计离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结果也不远了。哎哎哎,这可如何是好?怎么选择都不对路!
人不能总在自卑的心绪中,慢慢地走向毁灭自己封闭自己的死路,所以总得找个借口来证明一下,自己写的文字还有那么点价值,总得找个借口证明一下,自己画的画还有那么点韵味,哪怕学学啊Q也好。那我该找什么借口最合适呢?
想了很久!
想想老子的《道德经》,文字内容也不过五千多字,竟然流传了几千年,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想想古代的诗词歌赋等,苏东坡等人的大作,也不过就那些,可竟也流传了上千年之久,而且越来越炙手可热;毛主席他老人家写的诗词,数量有限,虽然少得可怜,可就那么几首词,却令一些古代有名的词作家们也不得不望其项背;孙子兵法,虽是春秋末期吴国军事思想家孙武所著,现在却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流传,并被无数的专门机构用做研究军事和经济以及商业谋略的教材;鲁迅先生的杂文,早就成了一个里程碑,现在时代都转到了21世纪,可我的杂文水平,却还远远落在鲁迅先生之后,时代在前进,我却在倒退,当然这是和鲁迅先生相比较而言的。一想到这些,我就恨透了自己为什么没在早年,全力以赴地去专精于学术,却浪费了无数宝贵光阴于文字游戏之中。可现在无论怎样捶胸顿足,又有何用?另自己是否具有古人和前辈大师的天赋,尚难期待,纵然心有千千愁绪,奈何?是故,非不比,而实在不能比!若这么比下去,几乎和精神自杀没什么区别,估计离精神崩溃也不远了!
再想想如今无数网络写手们写的那些不成文的心情日记,想想无数对文字的基本字意尚且还没掌握完全的人,连他们也都在随心所欲的写些文字,或者也可以装点门面地说是写了文章,并且都能洋洋自得的到处进行自我吹嘘,所以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自卑自落。很多所谓的网络写手,在他们作文之时,往往对文字不负责任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又何谈文学之道?若何他们相比,又实在稍感无聊。我们虽然可以原谅人和人之间存在写作水平有差距的现实,但是该怎样理解那些从写作心理上,根本不懂得尊重文学和文字的写手们的为文心态呢?所以,和这些人比,是自找无聊,没劲儿!
想了半天,才想通了一点,也想明白了:文字和文章,不是用来比的,而是用来感悟的。之所以总想比上比下,这其中的心理因素,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要是不把自己当回事儿,要是能真正做到“恬淡自然”,能够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还哪里会生出这么多烦心的事儿?哪里还会出现这么让人闹心的攀比情绪?
看来人还是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学点啊Q精神也蛮不错的。既要做到不“固步自封”和“画地为牢”,也要想办法杜绝攀比心理,惟有如此,才能做到真正地洒脱,才能逐渐地进入到创作佳境,也才能渐渐地体会和感悟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理想境界。
至于文章的价值,我看已经非常明了:一个花园,要是只有一朵花,那花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