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骂异
倘若做一个测验,会没有多少人喜欢骂人的人,也不会有多少人会说骂人是一项高尚的行为。但若问你是否骂过人,恐怕就没人敢说自己从未骂过人。再问你是否被人骂过,那就更不好说了。由此可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而骂人
倘若做一个测验,会没有多少人喜欢骂人的人,也不会有多少人会说骂人是一项高尚的行为。但若问你是否骂过人,恐怕就没人敢说自己从未骂过人。再问你是否被人骂过,那就更不好说了。由此可见,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而骂人,都不是一件很崇高的事,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因为骂人骂得高明而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因之原因,一些学人苦苦从历代典籍之中找寻骂人之根源就实在没有甚么意义了,因为语言肯定是产生在文字之先的,有了语言就有了明确的骂也就是根源了,这时的骂怕是最畅快淋漓的了。而有了文字或有了政治之后,骂就开始有了说头,暂不说市井之骂,这也许是最纯粹的骂,没有太多的目的性,或者也可以说很难达到什么目的性,大抵只是图个嘴皮子快活而已。
先说政客的骂,大的分类有两种,既对外域政客或国体的骂,还有对本域内政客的骂。骂的成分也有许多种,有刻骨铭仇的怒骂,如古代战国时期国与国在开战之初都是以开骂为先的,到战时又以骂战伴随,《战国策•秦策三》载:“乃使勇士往骂齐王。”骂声与弑声并行不悖,导致强国不仅骂的强且武力盛,岂有不胜之理。有愤而无奈的漫骂,大都表现在国与国地位相当,君与君权势相当,双方都想让对方臣服,却又力所不能及,所以只好骂将开来,尽情地诋毁对方。还有就是比较暧昧的骂,比如慈禧常骂李莲英为“狗奴才”等。一部中国历史倘少了骂,那实在不应算是完整的历史。
政客如此,其它的人更不必说,原本以为唯骂是中国人的专利,查了一下资料,原来骂竟也是世界级的文化遣产,看看现在的美国总统很随意将几个主权国家骂为“流氓国家”就显不得奇怪了,过去我们不也一直把一些国家骂为“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还要将其打倒吗?当将骂作为一种武器去充当看不见的利器时,我们和所有骂者的心理是一样的,都会感到无比的畅快。
于是我们把骂分成了许多种,也就是给骂开行了通道。正义者可以骂反正义者,革命者可以骂反革命,骂得让人觉得解恨。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英雄骂各式各样和敌人,甚至可以将唾沫啐到坏人的脸上,然后慷慨就义。因为我们们相信英雄的骂和唾液是可以作为武器让敌人胆寒的。但这种骂还是有局限性的,一般的骂名和动物有关,了不得充个老子,将敌人骂为畜牲是比较常见的,有的是家畜,有的是野生动物。这和当时认识自然有很大的关系,倘若现在要回复这种情况,一些动物恐要从骂人的词汇中减去了,如狼、虎等这些珍惜动物可能不能做为骂资了。
而骂人这事一旦落入文化圈,那就必然更会发扬光大的。中国人在骂人方面从来不缺乏想像力,说到文人之骂,避开鲁迅不说是不行的,我们知道鲁迅在他一生600多万字的文章,你数没骂过的文章也许好数,骂过人的文章确实不太好数,与之有过于涉的有百人之多,涉及到与一些重要人物论战的,分人成篇地就包括有胡适、章士钊、杨荫榆、陈源、林语堂等几十篇,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对骂的。可身为骂将的鲁迅又写了不少文章讽刺“国骂”,如《坟•论“他妈的”》,也写文章声明“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这就反映了这事本身的矛盾性。关于鲁迅的骂说法很多,一说鲁迅的骂是气的,鲁迅的母亲周老太太说过:“鲁迅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气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社会的和人文的等等;二说是一些政客文人对鲁迅的攻击过堪,鲁迅是愤而反击,所以很多人成了“叭儿狗”、“资本家的乏走狗”、“洋场恶少”、“才子十流氓”等;三说鲁迅把骂提到了战斗的高度,骂不是人身攻击,先生的骂的实质是战斗,骂得有理有据,骂出了一片新天地。
不管哪种说法的对与否,不过读过鲁迅的人,会自觉不自觉地折服于他的骂,再者鲁迅也非神,哪能不食人间烟火,况且他自己已将骂与辱骂分得很清楚。从另一个方面说,鲁迅的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世接班的柏杨、李敖之流虽一生在骂,却不如鲁迅骂中直指国人灵魂深处的透彻,只浮在表面点一点即可,至于现时国内几员骂将如王朔、余杰等那就是地道的市井之骂,骂的如此低级,却还想打着正义的旗号。论骂,他们也就是鲁迅所说的辱骂之流,属于斗殴决不是战斗,而就辱骂来说,仍正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碰地的境地,实在是批判乏力、坐地赖泼、作秀痞性,如何能骂雅之堂。
再观普通市井之骂,似乎较好总结,有人将之归为十类,也有归之为五大类,若干小类,总而言之与性是分不开的,骂与低俗与性的不解之缘,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冲破规范生活与礼教束缚的潜意识发泄的结果。关于国骂的普遍性、地域性的种种特点我在此也不想过多地赘述,还是鲁迅说的好:“上溯祖宗,旁及姐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优河汉而无极也’”。骂街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伤害、压制对方,讲究的是语速、连续的想象,要能豁得出脸皮,你敢骂天、我就敢骂地,你敢骂娘、我就敢骂奶奶,你不要脸、我就比你更不要脸,反正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大的场合下,一举将对方骂得哑口无言方才畅快。
我不知道我们的词典为何不将这些口口相传的骂话编入《中华大词典》,若是自己也觉得有些骂语难登大雅之堂,那也可以躲在一个角落里,悄悄地编,别愁没销量,一定会让你大赚一笔,同时也使骂这种利器更加犀利普及,于民有利的事,何乐不为。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帮强不帮弱——动物的劣根性
下一篇:牵手后,会是幸福吗?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