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熙德》的悲剧性
摘要:《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大师高乃依的代表作,关于这部作品,历来有很多争议,有人说是戏剧,有人说是悲剧,因为它的结尾是大团圆的。作品更加突出命运观念,在突出的矛盾冲突中几乎淹没了其中的道德感,可以称
摘要:《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大师高乃依的代表作,关于这部作品,历来有很多争议,有人说是戏剧,有人说是悲剧,因为它的结尾是大团圆的。作品更加突出命运观念,在突出的矛盾冲突中几乎淹没了其中的道德感,可以称之为命运悲剧。大团圆的结尾并不妨碍悲剧的最终形成,激情过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更加深切的悲剧痛感。维护封建荣誉、社会责任与成全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矛盾是构成作品的悲剧性的主要原因。整部作品是符合古典主义悲剧创作的三一律的。关键字:悲剧命运悲剧矛盾冲突大团圆
高乃依是17世纪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熙德》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典范之作,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赏识。然而作为一部早期的古典主义作品,长期以来令学界争论不休。本文就它的悲剧性这一问题,再做一番探讨。
悲剧,作为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是从古希腊美学中产生的,是古希腊美学家在对古希腊文学,特别是古希腊戏剧作品的理性考察中建立起来的。关于悲剧,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们给它下过无数次的定义,但至今为止,悲剧仍然是一个含混不清、争论不休的概念。高乃依在《论诗体剧》中指出:悲剧“要以有名的,不同寻常的,严肃的情节做为题材。”这句话道出了他自己的悲剧观,也规定了他的悲剧的取材原则,他的悲剧,体现了十七世纪法国封建社会向绝对君权发展的时代要求和精神风貌。他的悲剧同荣誉、责任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剧中人物思想的斗争和彼此的冲突围绕着它而展开,构成了基本的主要矛盾。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熙德》最具有代表性,它充分体现出了高乃依的悲剧理论原则,在这部剧作中,是维护封建荣誉和社会责任还是成全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的矛盾贯穿了全剧。这个矛盾看来不可调和。根据传统的观念,必须绝对服从荣誉和责任的要求,爱情、婚姻、个人利益只能抛在一边。男女主人公的行动确实把荣誉和责任放在第一位,只是最后国王出面干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才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这丝毫也改变不了本剧的悲剧性,只能使人在短暂的高兴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悲剧性痛苦。
《熙德》这部作品,充分体现出了西方悲剧理论中突出命运观念,以至于淹没了其中的道德感的所谓的命运悲剧理论。这是相对于中国的伦理悲剧而言的。中国古典悲剧正是过于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感而损害了它的悲剧性,甚至使之不能成为悲剧,而命运观念的突出正是西方古典悲剧的伟大之处,这是其他任何民族的悲剧所无可比拟的,我们必须承认,命运观念是西方古典悲剧意识和精神的主导,抽掉了其中表现不可琢磨、无法回避的命运观念的主题和内容,其悲剧精神将荡然无存。这也是古希腊悲剧以及后来的高乃依、席勒等人的悲剧,比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的悲剧更具有悲剧精神的原因。而在这部作品中,处处都显示出了是命运的安排。“保姆爱尔维告诉施曼娜小姐:今天国王要替太子选一位师傅。她相信凭着伯爵盖世无双的战功,这样的荣誉只能落在他的头上,保姆还悄悄的告诉施曼娜,伯爵匆匆离家之前与她谈到施曼娜的婚姻,伯爵十分看中唐罗狄克。”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消息啊,多么令人喜悦的一件事情啊,可是命运在这时出现了,它使这件事情立马发生了大转变,“在国务会议上,出乎唐高迈斯的意料,国王将太子师傅的职务委派给了唐罗狄克的父亲唐杰葛。”这件事情便成了这场悲剧的导火索,命运在这时又一次捉弄了两个相爱的人,在伯爵打了唐杰葛之后,唐杰葛便命令儿子去为自己报仇,使唐罗狄克陷入了矛盾中,一面是荣誉与责任,一面是自己的爱情,真的是很难取舍,最终酿成了悲剧:老伯爵被杀了,自己亲爱的人要控告自己,让自己偿命。假如伯爵被授予了太子师傅的职位,假如唐罗狄克选择了爱情,假如……但是,一切的假如都是不可能的,命运就是这么残酷,它不容许你有假如,就是这该死的命运,成就了两个年轻人的这场悲剧,这就是西方悲剧中突出的命运观,也足以说明这部作品的强烈的命运悲剧性。
当爱情与荣誉、责任产生矛盾时,必然产生悲剧色彩,让人痛心不已。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效果是建立在事件本身的可怕与可怜,借人物动作来表达而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悲剧情感得到陶冶。这部作品是由荣誉,责任和爱情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所酿成的悲剧。男主人公唐罗狄克与女主人公施曼娜真诚相爱,而双方的父亲又为争做太子的师傅产生矛盾。没有被选中的施曼娜的父亲不服气,在众人的眼光下打了唐罗狄克的父亲的耳光,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荣誉和尊严,唐罗狄克在决斗中杀死了施曼娜的父亲。施曼娜也同样顾及到家族的荣誉和尊严,请求国王惩罚唐罗狄克,而在两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对对方怀着深深的爱,两个人在家族荣誉、尊严和爱情之间左右为难,内心都非常痛苦。男主人公为父报仇而犹豫不决,内心曾经有这样的搏斗: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报仇,就要放弃我的爱人。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他知道爱情的甜蜜,但面临家族的荣誉受到损害时,他选择了荣誉。同样,女主人公也为父报仇而彷徨:虽然我对你的柔情仍在准备复活,我却应当象你一样的勇敢和严格,天职要求我向可尊敬的人复仇。她的报复心愿并不比唐罗狄克少,痛苦也不比他少。他们两个人都受到“荣誉”和“爱情”的煎熬,最后在国家的荣誉和利益面前,自己本家族的利益就显得极渺小,它要服从与国家的,也是国家荣誉华的光荣体现。因此两个人最终在国王的干预下走在了一起。这也是这场悲剧中的一点小小的安慰。
有些人认为《熙德》不是一部悲剧,因为它的结局是大团圆的,虽然施曼娜仍然没有轻易允婚,使得国王不得不答应延期结婚,以维护自己的名誉,同时也要唐罗狄克获得更多的战功,但是两个人最终是走到了一起。这种大团圆就不算悲剧的观点,也有许多名家支持。胡适认为:“中国文学最缺少的是悲剧观念。无论是小说戏剧,总是一个完满的团结……这便是说谎的文学。”鲁迅也认为,讲究“大团结”使中国人有一种无视现实、演示缺陷的“十景病”。很多人对“大团结”的结局持批判态度,甚至有人认为“大团圆”就意味着悲剧感的丧失。这种观点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诚然,“大团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