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万别当“瓶罐族”
好多年以前,有一个男孩整天不愿意吃饭,甚至把吃饭当成了一种负担,弄得爸爸妈妈为儿子的吃饭问题一筹莫展。一天,男孩问:“妈妈,有没有象药那样的食品,吃几片就能顶一天。”妈妈听了儿子的话,真的不知道说啥是
好多年以前,有一个男孩整天不愿意吃饭,甚至把吃饭当成了一种负担,弄得爸爸妈妈为儿子的吃饭问题一筹莫展。一天,男孩问:“妈妈,有没有象药那样的食品,吃几片就能顶一天。”妈妈听了儿子的话,真的不知道说啥是好。“儿子,一日三餐是人成长与生存的必备条件,科学技术再先进,也不能不吃饭啊。”妈妈好言相劝。
话是这么说,可大千世界总有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历史的车轮行驶到21世纪的今天,果真有一些人拿保健品当饭吃了,当起了“瓶罐族”。
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为了增强免疫力,为了远离疾病,保健品成了很多人追逐的新崇。不管年老年少,不管男人女人,不管有钱没钱,对品都十分钟情。
原以为,保健品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有钱的人及疾病缠身的人。老年人有退休金,肯于投入;有钱的人为了健康,舍得花钱;疾病缠身的人恢复体质,必须付出。
其实不然,商家赚钱的眼睛早已转移了目标———中青年白领。他们纷纷打出了保健品治疗“亚健康”、“增强免疫力”的广告宣传,这让工作繁忙、竞争激烈、压力过大的白领一族宁可不吃饭、不看病、不惜钱当起了“瓶罐族”。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不少白领的包包里装着一个或几个瓶瓶罐罐,里面有螺旋藻、葡萄籽、芦荟胶囊、蛋白质粉、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标有治疗亚健康、提高免疫力、减肥美容等功效,让“瓶罐族”不但趋之若鹜,而且如影随形。
他们没有时间吃饭,饿了就吃蛋白质粉;他们没有时间看病,感冒了就吃螺旋藻;他们没有习惯吃果蔬,缺乏营养就吃维生素。
白领李女士是典型的“瓶罐族”,她的包里有一瓶芦荟减肥胶囊、一瓶维生素E、一瓶蛋白质粉,李女士说,这些都是一天中随时要吃的,公司和家里还有一些不用每天都吃的,瓶瓶罐罐一大堆。
如果你走进药店、商店,会看到专门的保健品专柜,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一家药店的保健品柜台占了三分之一,营业员说,象蛋白质粉、维生素、矿物质等保健品都属于营养补充剂,很受白领和爱美的年轻人青睐,一些知名品牌的保健品,一天能卖几十瓶。难怪保健品市场日渐红火,有“瓶罐族”追捧,就不难理解了。
调查中发现,这些保健品大都价格不菲,百元到几百元不等,甚至上千元。这些东西真的值那么多钱吗?一位批发保健品的业内人士称,“保健品这东西说多少钱就多少钱,卖少了会认为你的货是假的,或者品质有问题。卖的越贵越有人买,抓‘大头’呗。”噢,他这是抓住了人们买贵不买贱的心理。
实际上,吃保健品可是一笔挺大的开销,一天花十几块钱太容易了,一年下来就是几千元支出。王小姐是个颇有气质的白领,她一年花在保健品上的钱就达上万元,一天三顿、天天离不开她十分钟爱的保健品。结果是对必不可少的五谷杂粮不思不想,对身体需要的果蔬不理不睬,只对洋快餐的垃圾食品和方便面等感兴趣,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
那么保健品如何吃才对才好呢?营养专家介绍,有针对性地食用保健品的想法不错,但要明确的是,不能把保健品当药用、当饭吃。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调节身体机能,补充营养,首先应当从饮食搭配入手,民以食为天嘛,再好的营养素也没有五谷杂粮和新鲜水果蔬菜营养高。
对一些体弱多病或者比较劳累的人来说,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适量服用保健品。专家反复强调,不要做反自然的事情,任何生物的生理结构,都是与环境和生存方式相适应、相匹配的,长期“不食人间烟火”,必然导致器官退化、功能紊乱,到那时后悔也没用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请给女人一个心灵的空间
下一篇:大学--坟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