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风古韵岳西鲍家村
朋友住皖鄂两省交界的岳西县鲍家乡,多次相邀一游。经不住其神吹的山黛水绿、谷深路险、花烂漫茶飘香的诱惑,随披着一身温柔的阳光欣然前行。本欲走高速到岳西县城的天堂镇再进山,耐何玩兴大发,便走潜山梅城沿皖水
朋友住皖鄂两省交界的岳西县鲍家乡,多次相邀一游。经不住其神吹的山黛水绿、谷深路险、花烂漫茶飘香的诱惑,随披着一身温柔的阳光欣然前行。本欲走高速到岳西县城的天堂镇再进山,耐何玩兴大发,便走潜山梅城沿皖水绕天柱。在博物馆听陈长庚清唱,窥二乔胭脂井边娇嗔。怅然凭吊,发了一把思古幽情。又唤樵夫沿皖河逆流而上,掬一捧碧绿洗心革面,执一柱清香顶礼三祖庙堂。三祖寺面皖水,似千年不息的颂经声,背靠天柱山,那一柱擎天的孤峰仿佛成佛的天梯。主体建筑在两侧山环中依山势层级而上,进山门到后庭也就上到了山顶。肃然三祖为宏扬佛法,普渡南国,大乘万里从陕西法王寺云游天柱山。种菩提、参明镜终成正果,成了禅宗一代宗师。
带着谒佛的虔诚,闻水吼,过吴愁,经响肠曲折颠波终到了天堂镇。在同学处小息时问前途如何,答曰:此去六十公里,只是翻越两座山而己。说者轻巧,闻者色变。这分明就是攀崖钻谷围着大山中捉迷藏啊。驾驶员年轻露怯,我只得壮着老胆,颤着音说我来开车吧。
踏莲云、去来榜、望青天、终于盼到太平。盘山公路就象拉伸的弹簧,回头弯层叠,千岩路万转,迷花倚石丛。山就在脚下,云就在脚下,渌波荡漾闻松鸡,半壁红日云做衣。流霞飞渡、蓝天廖阔,使人胸意畅然。大有青风做马我驰骋,直上瑶台做神仙的快感。
盘山而下,路亦如此,但景色不同。山体剖出的通道,两侧壁立好象随时要挤碎任何贸然闯入者。偶见山上滚落的巨石,悠闲的躺在路边,似乎在温柔的说,跑快点吧,小心我的同伴砸你。进入顺两山峡谷流淌下的路,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惊魂,九曲回肠,山风阴冷。虽满眼碧绿翻滚,犹如镜湖荡漾,终让人心虚。路边突然窜出几丛杜鹃灿烂着笑脸,稍稍给人一点温暖,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在空谷中回荡,凭添了几分空灵、洗涤着几分宁静。穿云窜日峰回路转千百次,终于可下这被废弃的105国道转入鲍家的村道。
过一石桥再转过一座小山,眼前豁然开朗……
鲍家乡就座落于此山冲内,冲长约十五公里,宽约五六公里不等,一条季节性山河将冲对剖成两半。民居两侧,隔河相望,鸡犬相闻。农人耕于山脚缓坡,山歌作答互询。一条村道沿河婉延,这也便是整个乡的唯一公路了。才转过的村口小山如大门般挡住了整个山冲出口,惊误入陶翁的桃花源。
散落的村舍参嵯但井然规整,虽没有江南民居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韵,其古朴却留住了苍桑和恬静;虽无院落的阶柳庭花,房后翠竹门前山茶再点缀一柱吹烟与蓝天白云作答。感慨曾经沧海,铅华可褪春还在。山河里全是石头,大于斗小于卵圆于球,谁说柔水无力?任顽石也尽除锋芒。只闻流水声不见水流过,偶遇落差处才见乱石丛中清帘柔挂。
远山尽墨染,山腰围茶园,缓坡油菜黄,路边花烂漫。茶园依山势自上而下呈同心半圆条状幅射排列。村姑一频一笑间,纤指点新瑞,几多争春鲜。油菜花张扬着的金黄,熏香了本是清纯的原野,引得蜂蝶乱舞。路边沿河一排整齐的水杉间或几棵桃杏,那白的杏花,皎洁通润不失凝重。那粉的桃花温柔,好象随时滴下片片娇羞。
安步当车,一步一景,趟佯在人与画虚与实的幻觉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