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秋、网恋之随想

七夕、中秋、网恋之随想

书肺杂文2025-10-17 17:48:19
年年七夕,又近中秋。举头望月之际,不禁疑惑了,这月圆的广寒宫里,却有一个寂寞的嫦娥,忍受着岁月的煎熬,正是月圆情难圆,而人们为什么要将这个凄苦的时刻作为团圆的节日呢?嫦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她偷吃了
年年七夕,又近中秋。举头望月之际,不禁疑惑了,这月圆的广寒宫里,却有一个寂寞的嫦娥,忍受着岁月的煎熬,正是月圆情难圆,而人们为什么要将这个凄苦的时刻作为团圆的节日呢?

嫦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她偷吃了丈夫后羿在王母娘娘那里求来的“两人分吃可以长生,一人吃下可以成仙”的仙丹,在八月十五夜的夜晚,飞到了月宫,变成了一只蟾蜍,在月宫中没有尽头的悲苦日子里追悔着自己的过错。

七夕的动人传说中,七仙女私自下凡与牛郎在人间相爱,生下一儿一女后,被天庭责罚将他们阻隔在银河两岸,牛郎父子三人与七仙女隔河呼喊,感动了天帝,王母娘娘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鹊搭桥相见。

这两个故事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八月十五是分离的时刻,七月七才是团圆的日子。

那为什么人们将中秋作为团圆的日子呢?一则,那时的月亮在我们看来是最圆的,人们形而上学的由圆形而寄托团圆的美好理想,这就象许多的夫妻在外人看来是美满的生活着,其实内里有一个无限寂寞的嫦娥和伤心失望的后羿;二则,人们知道了嫦娥的悲惨遭遇,出于同情,赋予了八月十五一个良好的愿望,月圆但愿人团圆,这也象“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一样,因为有情人多是分离的,才有了“成眷属”的千古企盼。

对于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来说,团圆的概念逐渐淡漠了,网络在无数寂寞的心灵之间搭起了鹊桥,在大家心里,“比翼鸟”、“连理枝”已经太俗气了了,“天长地久”、“白头偕老”已经不是目的,只要“金风玉露一相逢”,人生就了无遗憾。

记得秦观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鹊桥仙》,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用较为达观的方式,道出了人间只要真情在,不必贪恋片刻的欢愉,两情贵在相知的情怀。景中有情,情真意切,聚得亲密无间,别得潇潇洒洒,痴情而通达,柔情而洒脱。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非常有意思的是,秦观似乎有超前的预知能力,这首作于900年前的词,几乎成了现在“网恋”的绝佳写照。

我来填一首《网恋曲》仿《鹊桥仙》,班门弄斧只博一笑。

纤云弄巧,QQ传情,网络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窃盼网恋相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