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的倒影
所有的悲伤,总是不断重复前来。所有的寂寞,在此刻安静而绝望。路太长,希望总是在远方。一个人静静地看完《如果记忆醒着》,最先想到的是余光中的一首诗:“折一些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
所有的悲伤,总是不断重复前来。所有的寂寞,在此刻安静而绝望。路太长,希望总是在远方。一个人静静地看完《如果记忆醒着》,最先想到的是余光中的一首诗:“折一些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只不过故事让我们思念的不是爱情,而是似水流年的倒影。看完后想到的是《士兵突击》里的那句“不抛弃,不放弃”,大约也是故事的结尾想要告诉我们的。在这个故事了承载了我们这群人太多的东西:亲情或友情,希望或绝望,微笑或迷茫,温暖或寒冷。许多情感结交在一起,如一朵朵盛开的红莲,唯美而清傲。《如果》的故事简单而情感复杂。导演采用的是插叙的手法,小说中常用而电影中却用得少的手法。故事在旖工作的上海的某个早晨拉开序幕,清晨的鸽子,电话铃,闹钟,水声,每个人都熟悉的平静的一天。然后是雷声,暴雨,以及梦醒后的呼吸声。一切都在静与动的组合中体现和谐的极致。接着故事回到1987年的成都,旖记忆中度过童年的地方。深爱的外婆一去就是永远的离开。后来旖来到上海,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旖从茫然,害怕到妥协,屈服。并且变得颓废,封闭,忧郁。故事带给我们的转折是旖在一次梦里遇见了轩(轩是虚拟出来的人物,假设当初没有离开成都,在成都长大的自己),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样却乐观开朗自信拥有梦想的人。蓝色的梦,蓝色的记忆。在梦里的成都,两人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做了最快乐的梦。或许这就是百合的春天。游乐场,摩天轮,长椅……一切都那么清新明媚,如早晨的太阳和鸽子的羽毛,洁白而温暖。
然而这次邂逅仅仅是一场自己同自己的梦。
第二天早晨,旖起程回到了成都,熟悉的天空,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游乐场摩天轮,所有的一切都恍若梦境,只是梦中的那个快乐,开朗,自信的人却没有出现。所幸故事并没有遗憾,在那一刻,轩的表情出现在旖的脸上,成都这个地方将梦中的轩恢复到旖的身上。在这个熟悉的城市,旖似乎找到了归属,找到了单纯的快乐。
这个简单的故事,却让许多人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年轻的时候,要勇敢追寻自己的快乐,实现心中的梦想,我想这是这个故事最向要告诉我们的。
故事中演员的表演很成功。逼真而自然。一个人饰演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似乎是一件高难度的工作。所幸的是旖轩把握得很好。故事的前半部分,旖的生活单调,颓废,空虚。上班,洗澡,抽烟,喝酒,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将他在上海生活的寂寞,无奈,麻木展露无遗。特别是重复乘地铁的那组图片,孤单的地铁,匆忙的人流,孤单的旖,镜头由远及近,将旖在地铁上那茫然忧郁的眼神射进每个人的心底,让回忆隐隐作痛。而在梦里,轩的出现让一切由暗淡变成明亮。白色的休闲服,明朗纯真的笑容,连成都的街道都干净得充满阳光。尤其是旖拿着《功夫》里那个大的糖而轩伸长舌头去舔的场景,让人难以忘怀。轩的调皮可爱让人感觉亲切如自家的小弟弟。还有故事里旖通红的眼神,梦醒后眼角淡淡的泪痕。相信《如果》带给现实中的旖轩不仅仅是演技的提升,还有其他。
故事很出彩的是图片处理,唯美而精致。童年的街道如同生活的味道,而当旖回到成都存古巷听到老人的诉说时,那些街道在回忆中变成六七十年代黑白的照片,斑驳迷离,给人很强的感管冲击。还有多次出现的摩天轮,百合花,枫叶……相似却不相同,重复而不重叠,每出现一次都有一次寓意。旖在上海生活的两次重复,蓝色和红色的基调都很好地渲染了快节奏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气息。最唯美的与片是旖和轩第一次相遇的那一刹那。干净的街道,明亮的清晨,黄绿相间的枫叶,两个微微接触的眼神,一切都那么清丽,纯净,富有诗意。整个故事里的图片都唯美而精致,如一首首雅致的小诗。这种场景似乎只在日韩的一些电影里才出现。而在中国的电影里,或许是自己看得少罢,大多影片色调如商业化一般粗糙晦涩。迄今我只看过《边城》有这种唯美而纯朴的味道。
还有音乐和文字。主题曲《ASingleDropOfWaterInAMightyRiver》,一首很舒缓,宁静的曲子,如同富士山上的樱花。日本著名的双簧管演奏家宫本文昭素以丰富多彩,扣人心弦的音乐打动听众,获得了很好的国际名声。这首曲子一直贯穿整部电影,如采采流水,澄明素净,听后让人想到班得瑞的音乐和林海的《冬阳》、《晨星》。而结尾,后弦好听的《听,花期越来越近》与整个故事和谐相融,寓示了故事的完美结局。
至于文字,我想或许这是很多人喜欢动静的一个重要因素。佻夭的文字里透露的气息有着与《爱与痛的边缘》《左手背影右手年华》里相似的寂寞。但是如果不是对动静和图片的深刻理解,佻夭的这篇文字或许更多的是给人带来寂寞的温暖,而不是撼动一群人的心灵。是图片让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而文字让图片有了更深刻的灵魂。
然而,似乎瑕是专为玉创造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玉也很少有洁白无暇的。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一些细节上还有待完善。首先,整部电影故事图片唯美而精致,画面清晰,即使某些图片一部分处理成模糊也是突出了主题的精致,但是故事在重复旖上海乘地铁时有一张图片整体都很模糊,无论是匆匆的人流还是主角旖。这张图片与整部电影的风格不太协调。其次,故事的结尾,雪花纷飞的早晨,旖拎着行李走在雪地上。由于行李箱和手采取近焦拍摄,图片过于清晰,图片里的雪花(好象是肥皂沫)一下子失真得过于明显。另外,故事最后演员表等字幕放完后有放了三段文字,而且时间超过5秒,从心理学角度看,字幕放完是一种暗示,再有文字这有点考验观众的耐力,一段或两段比较适合。其实,个人单纯认为,如果将故事里所有的文字换成独白的声音,这部电影可能会更完美。
十八分钟,一个故事,一群人的回忆。故事里有许多许多属于我们曾经或将来的梦想。80后,我们都在这里寻找流年的倒影和我们遗失的青春。末了,借用一首小诗献给为这个故事付出的动静人和所有80后有梦想并执著追求的同龄。
如果记忆醒着
在夕阳的余晖里
会闪现着儿时的梦境
如果记忆醒着
时间变成搁浅的船
昨天的故事将不再遥远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最孝博士”义举令谁惭愧
下一篇:“画蛇添足”之联想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