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闲话乱翻书:和旅人一起读野史(之二十一)

杯茶闲话乱翻书:和旅人一起读野史(之二十一)

咶剌杂文2025-09-11 15:07:15
清初诗人吴伟业,有盛名,曾作诗《圆圆曲》曰:“恸哭六军同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又在《杂感》诗中写道:“不为君亲来故国,却因女子下雄关。”描述了吴三桂因听说爱妾被李自成所得,怒而降清,发兵攻李自成一事
清初诗人吴伟业,有盛名,曾作诗《圆圆曲》曰:“恸哭六军同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又在《杂感》诗中写道:“不为君亲来故国,却因女子下雄关。”描述了吴三桂因听说爱妾被李自成所得,怒而降清,发兵攻李自成一事。吴三桂颇忌此诗,派人送了三千两黄金给吴伟业,请求改掉这些诗句,吴伟业始终不肯答应。
——出自清代朱克敬《儒林琐记》

旅人闲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将吴伟业的《圆圆曲》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放在一起比较,在我看来,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本人的角度与情感,同样对于一个关乎百姓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事件,白居易是从一个纯文学唯美的角度描写李杨之爱,而吴伟业的悲痛心情则明显要强烈的多。
在此不谈文学,我只是觉得,吴伟业的不改《圆圆曲》,让我们多少看到了封建时代文人的言论自由。其实,除了那些涉嫌煽动颠覆政权而引发文字狱的文学作品外,封建时代的文人,基本的言论自由还是有所保障,白居易的《长恨歌》,虽然以“汉”代“唐”,但谁都知道写的是何人何事,如此直击先皇私生活的文学,并未见有人将白居易绳之以法。吴伟业的作品自然触到了平西王吴三桂的痛处,但吴三桂除了送钱给吴伟业希望笔下留情外,也再无他法。
私事如此,公事亦然,宋代王君玉《国老谈苑》曾记载:宋真宗时的宰相王旦,有一次下班回家经过潘氏酒楼,有一个叫王行的狂妄书生就在楼上指着王旦大骂:“百姓们正遭受旱灾,穷愁困苦,相公你却稳稳当当的享受着朝廷丰厚的俸禄,心里就这么坦然吗?”说完又用手中的经书朝王旦打来,正中王旦头部,随从们立即将王行抓住,王旦却说:“此人之言,正说中了我的过错,何罪之有?”然后命令将王行放走了。我在想,现在还有没有文人,敢冲进国家高层领导人的警卫队,以天灾人祸频发为由,痛斥国家高层领导人?
其实,国事也罢,私事也罢,只要不涉及颠覆国家政权、恶意诽谤中伤等,文人都应当有其基本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政治人物也应该有容忍不同声音、接受社会评论的肚量。前深圳市委书记、现任湖北省长的李鸿忠最近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说:政府负责人要有听得进逆耳之言的雅量。对此,我们鼓掌说,希望如此。
另外,换个角度说,和钱谦益、龚鼎孳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的吴伟业,其被动的降清,始终低迷的怅惋,本一直是我颇为之伤感的文人,但他的不改《圆圆曲》,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人的品格和傲骨,不会因为畏强权、贪私利而改自己的的作品,单单这一项,已足以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现今的文人们瞻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