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没什么特别
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都会很多时候或是偶尔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没有也不会有人理解懂得自己。身处热闹喧嚣的社会,却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局外人。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把朱自清当做知己,只因为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
很多人,包括之前的我,都会很多时候或是偶尔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没有也不会有人理解懂得自己。身处热闹喧嚣的社会,却感觉自己有点像个局外人。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把朱自清当做知己,只因为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特别是与同龄人相比,这类人要么自惭形秽己不如人要么自恃清高自命不凡。当然,大多数人都是自卑与骄傲的矛盾结合体。我曾经就特别喜欢引用一句话“一下子跌入自卑的低谷,一下子又攀升骄傲的顶端”。然而光顾几次图书馆后,我才猛然惊觉像我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处处都有我思想的影子,已有的或是还未成形的。我也终于相信了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两位科学家在不同时代居然算出了同样的理论。结果到头来让后人来争谁是第一。就像刚看完的《不婚时代》,里面女主角的好多思想观念完全与我不谋而合嘛!想想我多早前就萌芽的不见天日的心里话,今天居然堂而皇之现身在铅字里,有点小得意。回归正题,我想说的是《白纸黑字》的作者陈文。“一个城市流浪汉,花6年时间隐居家中的斗室,整理自己20年的记事本,写成这本书,留给百年后的中国人阅读。”“这是一本智慧之书,静如《瓦尔登湖》。”我虽然深知也理解宣传广告的别有用心,但作者也竟然公然宣称“写给百年后的中国人阅读”,我不知道是该赞扬作者的鸿鹄浩志,还是该庆幸我是没有机会阅读此书了。不过作者倒是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生前是看不到功成名就的,不知道是作者真心这样以为,还只是安慰自欺欺人罢了。
“20年的记事本”,既然是记事本,用得着花6年时间还歇业在家吗?如果真信佛,在家也可以出家啊。我也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强调6年,6年的时间除了写书就是写书吗?其实我一直对中国作家一本书的创作时间抱有质疑,也对一本书的创作时间的标准颇有微词,我也不知道要强调创作时间。一个作品的好坏优劣跟创作时间长短有多大联系呢?搞得作品也像古董,越老越值钱。20年的记事本,连排版留白居然也就区区258页。当然,肯定有人会反驳字不在多而在精。我不否认,书里有些句子还是很美有点哲理,但纵观全书,也没有什么特别资本可以如此自信夸张到“写给百年后的中国人阅读”。
本书背面只有一行字“还原文字与生命的初始状态”。何为初始状态?介绍中回答了“作者是国内最早利用私人照片与生活符号记录个人历史,传播个体生命价值的民间思想者,也是自由生命的倡导者。……”首先,我觉得一个作家在写作中最重要的是想象力(这句话不是我自创的,而是哪位大家说的),即使中国自传叙事体小说的开创者郁达夫也没有完全局限在自身体验,而作者却理直气壮专注于记录个人历史。而且他的所谓个人历史人生体验与旁人可以说毫无二致,他有什么说服力让别人重复一遍平凡琐事?如果一个作家完全局限于自身经历,即使他活得有多五彩缤纷,读者总有厌倦的时候。如果照这样子,任何一个有几分文字功底的暴露狂都可以成为作家了。
更搞笑的是,当我在百度输入“陈文”,结果整整一页全是《我们约会吧》里面的一位女嘉宾陈文。我有点幸灾乐祸地笑了。当然,我还是怕失误,又输入“白纸黑字陈文”,总算还有几则相关的新闻,还算乐观。但看到作者和其他读者的互动交流,又让我顿生失望。字里行间一点都看不出大家的风采。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相关徐志摩的一点回忆
下一篇:被仰望的不只是高度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