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不再受欢迎的原因何在

武侠小说不再受欢迎的原因何在

砭针杂文2025-11-21 10:00:54
一提到武侠,人们不由就会联想到周汝昌先生在由他编撰的《侠义小说奇观》一书的序言里的一首诗——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知心底事,同上酒家楼!那种孤傲的豪情,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那种令人汗颜的执着和寥落
一提到武侠,人们不由就会联想到周汝昌先生在由他编撰的《侠义小说奇观》一书的序言里的一首诗——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知心底事,同上酒家楼!那种孤傲的豪情,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那种令人汗颜的执着和寥落以及勇敢和抗争。世间虽然原本无一,却是世间之必不可少。那种无形的威慑力,足以使人间的不平事,若吴牛之见月,气喘吁吁。
武侠小说应该说是在后,之前是琼瑶、岑凯伦等言情大家们的言情小说,若东风,若绵绵春雨,方闻风声,便就绿了大陆,乍感神爽,已是翠了校园。很快,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几大掌门,带领着其旗下门徒,如入无人之境,杀到了。
刀光闪烁,枪走龙蛇,旗帜飞舞,拳风呼呼,人欢马嘶,剑雨飘香。一鼓作气,就“杀”了整个大陆一个,豪气干云,慷慨激昂。凡是无须人抱,靠自己的双脚,就可走过八十年代那段人生历程的人,都不曾忘怀,酒楼校园、街头巷尾,人城灯市、机关厂房,找一条三条腿的蛤蟆难,也不比找一个不谈论武侠的人更难。
讵料,淹没在武侠口沫飞扬中而不甘示弱的所谓纯文学的大批好手,纷纷出动了,认定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一些正苦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们也意气风发,加入了行列,以为弄这,张飞吃豆芽儿——小菜儿,模仿的模仿、试图别开生面的试图别开生面,对新生事物永远挚爱如火和好奇心极为强烈的学生们,更是争先恐后,手指口喊,刀笔挥舞,不可一世。一时间,明看武侠队伍好像是愈见声势浩大了,其实却是正如同李闯王的大军中之有了宋献策、牛金星等高人的介入,一进京,就反而土崩瓦解了。
为什么呢?
为什么人多了、产品多了反而竟是加速了如日中天的武侠小说的死亡呢?
自然是,产品多了,质量就没保障了,残品就多了。
文化界的残品,就是文坛的泡沫。
任何产品,都有质量部门的验证,独书,好像没有(扫黄打非说的不是这)。
文笔,谈不上,底蕴,无从谈起,内含,没有,这样的章篇,也正如同泡沫,看似成团成片,但绝对没有任何生命力,当你还正有待甄别是洗衣粉泡沫、还是肥皂沫,它早已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了。过眼云烟,给人留不下什么印象,自然也就给人留不下什么记忆。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和圆满结束,非但中国人永难忘怀,就算是整个世界,也会铭刻于心的。然而,谁洗手时搓出了一手即使是檀香沫,一涮,就没有了,即便是亏了它才得以洗净又喷喷香的手,对它,可怜也是在同时间,就没有印象和记忆了。
武侠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塑造武侠的笔,也不是随便到文具店里买来只,就足以胜任的。梁羽生、金庸、古龙的文笔,有炽热的情般缠绵,富优美的旋律般的节奏,具山川入春般的秀丽,集智慧与实践和完美之大成。时而挥霍纵横、大气磅礴,时而管弦低唱、沁人心肺,美不胜收又惊心动魄。这是才气、天赋、勤奋与灵感的游刃有余的结晶,不是谁一时的兴趣、胡乱起哄就能学得来的。
学,和,尝试,都是无可厚非的,而且都是值得人赞美和尊敬的。没有“学”,就不可能“有术”,没有尝试,也不可能有进步和发展,切忌,邯郸学步和滥竽充数不得。
武侠小说的席卷大陆,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崭新的靓丽的风景线,可谓功勋卓著,善莫大焉,然而,由于门派纷杂,又青春未设防,虽然不能强加于泡沫文化形成的罪魁祸首之恶名,但对泡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壮大,说成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首要嫌疑,无疑难辞其咎的。也因此,在大陆风靡没多久,也就成了漏船载航母,很快就沉没了!

07年10月26日夜于太行脚下陋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