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人的几处硬伤

中国女人的几处硬伤

鹁鸪英杂文2025-10-17 19:38:13
幽默感的缺失是中国女人的又一道硬伤。俄国文学家契可夫说:不懂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里的“开玩笑的人”应该就是“懂得幽默的人”,可见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幽默的。幽默是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养料。
幽默感的缺失是中国女人的又一道硬伤。
俄国文学家契可夫说:不懂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里的“开玩笑的人”应该就是“懂得幽默的人”,可见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幽默的。
幽默是生活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养料。幽默不是耍贫嘴,油腔滑调,也不是嘲笑或者讽刺。幽默是聪明机智的表现,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化素养的人很难幽默,有文化素养没有智慧,不能随机应变也不行。
有些女人没什么文化,说起半荤不素的段子却很在行。但那不是幽默,充其量只能叫笑话,笑料则包括她自己。
笑话是不能等同幽默的。肤浅的人可以说点笑话,但绝不可以幽默。
笑话可能让人发笑,幽默却更叫人深省。幽默包含着更多对生命的体会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中国女人鲜有能懂得幽默的,更不用说创造幽默。我觉得首先应该与中国女人羞涩的文化底蕴有关。
说起中国女人的文化素养,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谓遗祸不浅。中国即便到现在,仍然有些糊涂的父母“重男轻女”,都是自己亲生的,却非要造出些不平来。在经济尚不宽裕的时候,读书当然也是尽着男孩读。他们的心底也许还有一层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那句老话:女子无才便是德。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元承志,高三竟读了八年。可惜“八年抗战”,还是名落孙山,打道回府了事。听他同村的说,他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念了初中,一个只念了小学。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统计,截止1998年,中国妇女成人文盲率为22.6%。近几年每年扫除400万,到目前我国仍有5500万妇女文盲。中国女人的素质真的有点差强人意。如此腹中空空,又哪来幽默的底气呢。
且说有一回和朋友一起到孔乙己酒店,门口站着俩二十来岁的女孩迎宾。朋友问,今晚孔乙己在吗。女孩说,不知道,不认识。我说,噢,就是那个站着喝酒,穿长衫的。看到两个女孩一脸茫然,朋友接着说,就是那个喜欢吃茴香豆的。终于,有一个女孩说,我帮你进去看看……嗨,玩笑开大了。
当然,幽默更需要乐观宽容的生活态度。乐观让人自信,宽容让人优雅。只有自信优雅的人才能将幽默挥洒自如。而要中国女人做到这一点,真是有点勉为其难了。中国女人要么妄自菲薄,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要么孤芳自赏,自以为是,自信得过了头。像那种从容不迫,宽让淡定,不卑不亢,恰到好处的女人真是太少了。所以中国的女人不大懂得幽默,有点无趣。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女人的脑子简单。头脑简单的人只能讲点笑话,要论幽默脑子就不够了。中国女人信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里面,一个“随”字昭示出男人才是主心骨。女人的脑子简单多是男人惯出来的。常此以往,女人养成了懒惰的思维方式,啥事都没有了主动思考的习惯,更谈不上随机应变了。想让女人幽默风趣就变成缘木求鱼了。
东拉西扯总算替女人找出了几条理由,当然,也许还有更多的原由,恕不一一列举。
中国女人的硬伤也绝不止如此,各位如有兴趣,当揣摩得之,不再赘述。因为我忽然想起幽默大师林语堂的一句话:绅士的演讲就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