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化之我见

武侠文化之我见

克宁军杂文2025-10-17 19:34:37
见网上有人把武侠文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归结到中国人的智商,我对这种文革式上纲上线谩骂型的说法只能嗤之以鼻,不想一一驳斥,但有必要谈谈,这是我开贴另说的原因。不错,武侠文化宣扬的太多太滥是惹人讨厌,而且
见网上有人把武侠文化骂得一钱不值,甚至归结到中国人的智商,我对这种文革式上纲上线谩骂型的说法只能嗤之以鼻,不想一一驳斥,但有必要谈谈,这是我开贴另说的原因。不错,武侠文化宣扬的太多太滥是惹人讨厌,而且旧武侠文化确有它消极、糟粕的一面,这不可否认;但一棍子把它打死全盘否定,则是走极端的做法,更是不可取。我想借此贴说说我对武侠文化的看法,做点粗浅的分析,不想闭着眼睛说瞎话。至于说的对于不对,欢迎网友多多板砖伺候!

我以为,武侠文化其实是英雄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古今中外,无论是团体、地区、民族和国家,无论是上层贵族阶级还是贫民老百姓,都喜欢英雄,都需要英雄,都离不开英雄和英雄文化。这和国家体制、国家制度无关,和时代无关,和敌我无关,这和爱情文化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一样,也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这是人性的体现和表达,是人类价值取向的一种共同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中国从盘古开天地、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开始,西方国家从罗马史诗开始,还有古希腊神话,到美国近代西部牛仔淘金闯荡的影片,都是歌颂英雄人物的,这还不算童话科幻文化在内。要按照某人的逻辑,神话、童话、科幻作品,加上现在的奇幻小说,应该才是属于所谓意淫的产物,对此却鲜见有人大加鞭挞,大骂不止,这是何等怪哉!其实,武侠文化和科幻、童话、神话、爱情等文化一样,都有社会的需求,群众的需要,把其中任何一类文化剔除在外,都是不对的,我们能容纳神话、童话,科幻甚至现在的奇幻文化,就为什么不能容纳和接受武侠文化,更何况它存在了上千年的历史!回到中国武侠文化上,在冷兵器时代,英雄人物无非是以刀客、剑客、侠客、剑侠的面目出现,仗着有一身高超的武功,行走在江湖上,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这就是武侠,这就是英雄,他们和欧洲国家所吹捧的佐罗、罗宾汉等绿林好汉,又有多大区别呢?!

抛开神话和传说的话,中国的武侠文化始作俑者应该是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列出了游侠列传,描绘了一些侠客人物,给后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认为,中国武侠文化发展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从春秋战国到唐宋,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就是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和唐朝时期的侠客文学。这个时期的侠客们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某种理想、信念,为了报答知已,往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就是这个意思。由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虽然不搞百家争鸣了,却也不是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统一中国的时代,因此没有后来明清侠客那种明确的忠君爱国的思想。荆轲刺秦王,专诸刺王僚,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豫让刺赵简子,都是犯上作乱、干大事业的典型,仗义勇为的侠义精神反倒在其次了。而在唐朝的武侠文化中,司马迁那种以命博命,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真实事迹不见了,多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锄强扶弱的故事演绎,如《虬髯客传》、《昆仓奴》等。当然,还有侠盗的一类的传奇,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的一种个人斗争的思潮倾向。它们既表彰了剑侠英勇义烈的品质,又有意地宣扬为主效忠的动机。
第二个时期是从明清开始到新中国解放前为止,这是旧武侠文化时代。旧武侠小说的鼻祖我认为是《水浒》,道理有三:一是明清时代的旧武侠小说的一个基本理念——只反贪官奸臣、不反皇帝的就是始于《水浒》。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义士,都是忠君爱国的,维护朝廷,维护清官的,无论是侠义小说还是公案小说,都在义不容辞的做这些工作,尽管这些侠客们也在除暴安良、锄强扶弱,匡扶正义,打抱不平,但更主要的是忠于皇帝,愿为皇家效劳,绝不和朝廷作对。二是《水浒》的创作手法和人物形象被后来许多武侠小说借鉴了,就说李逵这个粗鲁、莽撞的混人形象,在一些武侠小说中都能找到,像《说岳》里的牛皋,《说唐》里的程咬金《七侠五义》中的韩彰等。三是《水浒》人物的后代干脆就出现在武侠小说里,如《小八义》,可见《水浒》在民间的影响之深。当然,《水浒》也是传承了不少《史记》的元素,这点金圣叹早有评点,我就不重复了。这期间的代表作是《七侠五义》,是旧武侠小说写的最可看、影响最深的,里面的南、北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个时期是从1949年解放后到现在,因大陆以前政治运动不断,鲜有武侠小说,只有香港、台湾等地有武侠文化盛行,因这些武侠小说和明清古典在风格、理念上大不相同,所以有人称之为新武侠小说。由于我看的新武侠小说不多,金庸的武侠小说都看过,古龙的武侠小说看过几部,黄易的小说看过两部,梁羽生的基本没看,所以只能以金庸的作品为本肤浅的说说。金庸的小说篇篇都是精品,可以说是新武侠小说的最高代表。新武侠文化虽然也宣扬除暴安良、打抱不平的侠义精神,但这种侠义精神和旧武侠小说的侠义又有了新的含义。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大侠萧峰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抱打不平,除暴安良,他更想调解和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是无休止的仇杀,山头与山头之家的利害冲突,民族与民族之间反复不断的杀戮。如能化解这样的大事,为民族、为国家、为人们做出些贡献,才配称得上大侠大义!诚如金庸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杀几个恶霸,救几个受害者,不过是小侠小义罢了。到了《鹿鼎记》中,金庸一改武侠小说的传统写法,把主角韦小宝竟描绘成为一个江湖小无赖混混,撒泼打滚耍无赖,吹牛撒谎赌博嫖妓,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样样俱全,武功基本不行,下三滥的手段常用,就这样的角色,上的朝廷,下的帮会,可谓呼风唤雨,春风得意。这和侠客行为、侠义精神,根本不搭界,令众位金庸迷的眼镜碎片跌了一地。

其实,武侠小说和其他小说,如侦探小说、爱情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神话小说等等一样,不过是个外在的写作形式,关键是看里面的内容。第一,不要看低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