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春晚
“春晚”起于何时,已无法查考。传说中的“春晚”是一种居住在海底的独角怪兽,也就是常说的“年”。这种怪兽除夕时上岸吞食人畜,但它害怕响声也害怕红色。所以人们就用燃放爆竹和贴红纸的方式来驱逐它,从而逐渐形
“春晚”起于何时,已无法查考。传说中的“春晚”是一种居住在海底的独角怪兽,也就是常说的“年”。这种怪兽除夕时上岸吞食人畜,但它害怕响声也害怕红色。所以人们就用燃放爆竹和贴红纸的方式来驱逐它,从而逐渐形成了现在放鞭炮贴春联的习俗。不过我们现在所说的“春晚”,是专指从1983开始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已经和原来的“春晚”无关了。自1983年至今,“春晚”已经连续举办了26届,逐渐成为我国亿万民众除夕之夜不可或缺的一道文艺大餐。“春晚”娱乐了民众,也造就了明星,许多歌曲都是从“春晚”舞台开始流行全国的。虽然过去了十多年,人们依然记得董文华在85年“春晚”演唱的《十五的月亮》和97年“春晚”演唱的《春天的故事》。使得她成了家喻户晓的歌坛明星。遗憾的是她没有能做到德艺双馨,据说她是因为和那个福建红楼的主人,现在还逍遥在加拿大的中国走私大亨有染,才在演艺界销声匿迹。另外如毛阿敏和她的《思念》,韦唯和她的《爱的奉献》,毛宁和他的,《涛声依旧》,宋诅英和她的《辣妹子》,刘欢和他的《好汉歌》也都是打“春晚”以后被认可并走红全国。“春晚”也给港、台明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84年“春晚”,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唱响了大江南北,也唱响了整个海外华人世界。87年“春晚”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着实使费翔火了一把,从此无论在都市酒吧,还是乡村田野,到处都可以听到“一把火”的声音。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刘德华的《忘情水》,都是通过“春晚”这个舞台流行全国的。今年周杰伦和费玉清的相继出场,也说明了港台歌星已不再是春晚舞台上的点缀。另一位《春晚》打造出来的歌星,中国第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歌唱家彭丽媛今年未见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也不知是否是由于她身份的提高,已不再适合以歌星的面貌出现在公众娱乐场合。不过她优美的歌声,依然会被人们记住。
“春晚”也促进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以相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类节目逐渐衰退时,“小品”应运而生。自84年“春晚”开始,陈佩斯,朱时茂搭当的《吃面》《羊肉串》使观众喜爱上了这一艺术形式。以后就陆续涌现出如赵丽容、宋丹丹、黄宏、赵本山、郭达、蔡敏、巩汉林、潘长江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而相声界则逐渐淡出了舞台。当年的十大笑星除马季、侯跃文相继作古外,其他如笑林、李国盛、牛群、姜昆、石富宽等也很少在“春晚”露面了。如今只有冯巩还坚守着他的相声阵地,不过他的表演已不再是传统的说、学、逗、唱,似乎更接近于小品。主持人反串节目也成了近年“春晚”的表演形式,打周涛开始到后来的朱军,今年的董卿都显示了他们除了主以外的才艺。
要做一台让大家都能满意的“春晚”的确是很困难的,即使赵本山,也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所以人们也特别期盼新人的出现。很多节目人们在笑过之后就逐渐淡忘,但有些节目却能让人永远记住,让人震撼。比如06“春晚”的《千手观音》,是一群失聪的聋人人表演的,她们听不到任何指挥,却能表演得如此整齐而有节奏,似乎是在说明,任何一件事,只要用心去做,是没有什么做不好的。郑智化是由轮椅推上“春晚”舞台的台湾歌手,“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这曲《水手》歌激励了许多人。今年“春晚”我们看到了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盲人歌手阳光,他精湛的模仿技艺和动人的歌喉,似乎使人们见到了这位在黑暗里寻求欢乐与光明的一屡阳光。他带给我们的,除了欢笑,更多的应该是坚毅和激励。
关注农民工的话题,也使这一弱势群体走上了“春晚”舞台。去年“春晚”,一群农民工子弟,以他们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着他们的《心里话》“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听了使人潸然泪下。今年,那个在《天下无贼》中扮演傻根,《士兵突击》中扮演许三多的农民工出生的王保强,在和冯巩演完小品后,又领唱了《农民工之歌》。在许多大明星的节目被毙以后,他却一个人担当两个角色,这在“春晚”舞台上还是少见的。但这并不表明王保强的演技真的有那么出色。只是说明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还承担着一分社会责任,没有忘记还有许多有待我们关注的弱势群体。今年南方的雪灾牵动着全国民众的心,这一主题被及时的穿插进了节目,温暖了别人,其实也在温暖自己。尽管人们对“春晚”的期盼越来越高,对“春晚”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但“春晚”还是要一届一届的办下去,我们只希望能在“春晚”的笑声中体会到一分人性的真诚与社会的祥和,而不是单凭噱头的搞笑。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