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小结之败笔
元旦的气氛似乎很浓,但是依然没有一丝感染。虽然街道人群工作以及一切的事物都要改头换面,但是习惯了的习惯依然是冷冷淡淡。积习难改,虽然已是新年。打开记事本,密密麻麻的人名躲开了今天,一切都是中国特色的欢
元旦的气氛似乎很浓,但是依然没有一丝感染。虽然街道人群工作以及一切的事物都要改头换面,但是习惯了的习惯依然是冷冷淡淡。积习难改,虽然已是新年。打开记事本,密密麻麻的人名躲开了今天,一切都是中国特色的欢乐,空白的大脑没有一点惊诧。慢悠悠铺开纸张。拿笔,吸墨,挥洒,在歪歪扭扭的字迹中总结一下一年的败笔。难得安闲,其实并不安闲。旧的姿势,旧的回忆,旧的纸稿,旧了的房檐屋角。旧了的思绪万千。好像看一遍从前的文字,就能够审视到一种生命的进程一样,乐此不疲,常常以此来打发看似安闲的假日。使得原本安闲的时间平添了很多的心事纠缠。某年我伤心了,某月我失落了,某日我感悟了,某时我写字了,某分我思念了,某秒我无地自容了。流淌的时间掺杂了似是而非的感动欢乐,字里行间多了一种无病呻吟的影子。败笔,统统都是败笔。即便是几万字的小说,此时也成了一种对自己无声的嘲笑与讽刺。败笔如山,如山败笔。
曾挥笔无数个日夜,看花聆雨。压榨着心中仅余的感动做一篇囫囵吞枣的蹩脚文字。聊以自慰,而后又慰籍别人,最后被人评论,从而助长了欲望。不停的写,不停的伤,待到遍体鳞伤,才发觉自己沉溺的是生命与文学的底层,偶然间惊醒。闭门造车的日子已经占据了人生的十分之三。怅然失落,喟然长叹。败笔如刀,蹉跎着岁月,欺骗着自己。
用文字换取生活的保障一直是我的愿望,喜欢李白,游历大好河山而后留下佳篇。有气壮山河,有快乐洒脱,有郁郁无言,有悲欢离合,有难得的不羁与执着,钟情柳永,春花秋月,浅吟低唱,羽扇纶巾风袅袅,醉倒花间一壶酒。何其洒脱。也常常以书生自诩,认为文字于我是天命所归,大言不惭,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是错觉,是愚钝,是生活的迷失,也是生命的丢弃。失去生存的本质,从而一切统统都是败笔。败笔如我,我是败笔。
积攒了几许春秋变换的瞬间感动,也收藏了风雨雷电来袭或过后的小小感悟。感情的失落,孤单的烟蒂,寂寞的呢喃,无奈的呐喊,生活的希望,统统都被收罗到笔下,笔下,败笔之下。使得生命死气沉沉,人也老气横秋。我并不是活泼的人,但并不排斥欢乐。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泪眼看花花正红。有时厌倦了自己文字透出的晦涩与压抑,有时却在文字里眺望人生。难以描述的感动,无可言说的厌倦。没奈何,一写若干年。败笔已经渗透到了我摇摆苍白的灵魂深处。虽然没有含英咀华、诘屈聱牙、妙笔生花的才华还以安慰。但继续败笔的里程却早已安排到生命的尽头。
这大概是一种自我的无度嚣张,但是也没奈何。纵使明白自己的文字无法惟妙惟肖,但是也不由自主的去写去描,无法做到林黛玉焚烧书稿的决绝,也没有果戈里把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的勇气。虽然面对败笔一堆,却也是无可奈何。沧桑着自己的沧桑,憔悴着自己的憔悴,自古墨客无非都是这样的生命轨迹,效仿也好,自我安慰也罢。老子五千字封笔的感悟可能离我很远,孔子那种只说不写的态度我也无法临摹。红尘滚滚如何能诉尽哀愁,集大成之文字又何其艰难。败笔就有了一点存留的理由。
读书破万卷下笔是否就能有神了呢?恐怕这件事是没有一个圆满的答案了。就如同读破了明清小说,在感叹之余却如何也写不出那样的章回情节了。也如同熟读唐诗宋词,倒背如流之后也无法复制那种王国维所说的‘无我意境’了。名人骚客寄居尘世的躯壳不在了,连同那风采也一起给带走了。这是我自己的悲哀,也同属于无奈。无奈也无可奈何。所以只能调戏着自己浅薄的认识,数落着章章败笔,用自以为是的黑色幽默渲染自己的败笔情结。
仰头,凝视,沉思,年终小结似乎一无所得,一无所得又好像非常充盈,充盈之中还有残缺,残缺间隙无法临摹。人生无非就是这样的折磨。早认识早解脱,不认识不解脱,解脱与否还是得自己斟酌。就如同败笔一样。你败了也是笔,不败也是笔,金庸小说的独孤求败似乎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死了谁还会说他输不起呢?这个事情我需要好好琢磨。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乏味才幸福
下一篇:牵着我,走出寒冷的季节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