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京都之我行

第三次京都之我行

明德散文2025-10-14 22:37:32
北京是我们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是很早就在小学的《社会》和中学的地理历史课上了解过。那个时候,我在家乡读书,接受着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出的关于文化的信息。当我今天突然想起来的时
北京是我们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是很早就在小学的《社会》和中学的地理历史课上了解过。那个时候,我在家乡读书,接受着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出的关于文化的信息。当我今天突然想起来的时候,却竟然涌动出来一股热烈的感激。我们并没有所处地理位置的闭塞而被忽视和遗忘,我们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同外界保持联系和交流。
真正意义上,开始对这所城市有所向往,却是在多年之后最近之前,我读高二的时候。关于了解和懂得的问题,很多人也都已经说过。我们很少对陌生的东西付出感情,因为无法衡量限度和把握尺寸。我们爱上某种东西或者某一个人,是因为随着不断熟悉的过程,而使得依赖更多和来往更加频繁。
我从来没有机会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对于我来说,完全意味着陌生的含义。我们总是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一如解读人类自身内部的秘密。那个时候,我对于一切并非属于现实的东西,简直充满了完整的幻想模式。当我迫不及待想要靠近事实本相的时候,也在不断地受到挫折和打击之中恢复从前。
所有的理想开始逐渐破灭,但是我们依旧需要寻求。哪怕只是重新回归从前,并且努力发现另一种层次的美好。喜欢一座城市,或者其他任何,是因为他们承载了我们寄托在他们身上的某种感情,有时候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觉,其他则是一种熟悉过后的重新认识,总之,我觉得,对于北京,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那时候,北京在我没有遇见之前,完全是一个虚幻的所在,或者说,那些活在现实中的人,经过两个阶段之后,给予我的介绍和传达。即使我已经在内心无数次地构造过它的样子,我还是无法确切得知它的具体状态。我不知道它的大小和拥挤,我无法通过那些抽象生硬的数字获得感觉,面积和人口;我不知道它的环境和组合,我无法通过那些经过加工的所谓艺术画面来获得认识;我不知道它的外表和内在,我不能通过那些浅薄稀少的所谓泛泛了解来获得整体全面的主客观认识。
这一切依旧可以通过接触外来文化和保持本土传统来解释。由于社会性的具备,我们大家都需要同外界获得沟通,努力学习认识和了解,对于事实的本质有了更加透彻的解析,同时,在比较之中,也对自身的面目和过程有了对等的熟悉。同时,我们也会做到很客观地思考。由于之前的习惯,很可能还会继续回到对原来状态的某种定位和再次爱上。这可能就是很多现代人在矛盾至极的时候,渴望回到原始社会和人类之前的原因吧。当然,这一切都是不可倒退的,我们只能在新的世界中努力还原某种内心不想失去的东西。比如,我们会在高楼的阳台上摆上几盆天然植物,即使那些点滴绿色无法改变主旋律的味道;我们会在川流不息的马路上突然让自己停下来,只是想要出去散步走走而已,享受锻炼自己的环节;我们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选择结束所有现代化的程序,短暂冷静思索过后,依旧从容坦然面对现实。我们会因此更加坚持自己原来的某种东西。
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说的话经典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我们未知的一切东西我们只有在听取前人经验的同时,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去努力体会并且总结。就像好多人曾经所说过的也共同认为的那样,其实,很多人在看到古人或者别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都会似乎站在似乎很理性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劝慰,可是一旦自己真正进入某种状态之后,才能够真正确实精致细腻地理解那种复杂的感觉。一如很多关于社会人生的事情,我们都在很久之前被那些所谓的故事所影响,可是,我们还是需要用一辈子甚至更多的时间去体会并且领悟那些道理。
这是一次集体组织的教学参观活动,我们原来计划准备去的是三个地方:国家图书馆,方正阿帕比,第三级书局。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天。从保定到北京,一般的火车大概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相当于坐一般的北京公交车,能够走北京城几分之一。确切地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北京哪里,因为我对它并不甚了解。它可能只是引领导向我的一个出口,我知道自己需要走向它,虽然不确定前方等待我的又是什么。我都不知道哪里才算是北京,过了北京和河北的分界线,就证明我已经踏入了首都的怀抱吗。首都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概念和范畴。是那座具有其他城市共同普遍属性的所在,还是那些零星分布的各种中央机构。北京市区和所辖县市,又应该以各种称谓来区分和对待。
为了赶最早的那列慢车,我们五点就起床了。虽然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靠近这座城市,但是,它所能够给我带来的复杂感觉的冲击和刺激,还是让我前晚一夜都没有好好睡着。我记得大概直到三点才迷迷糊糊地失去知觉。
大概在五点一刻走出女生公寓楼。我问团支书兼组长,咱们是几点的车。她忽然想起来好像忘了带车票,于是自己又赶紧回去取。她是一个蛮可爱的女生。虽然比我大了三岁,但是我感觉可能我的心态都没有她年轻。可能这也跟家庭有关吧。记得曾经在宿舍听她跟同学谈过一些很好玩的事情。知道关于她和父母之间奇怪的关系,以及母亲的奋斗史之类的,长了很多见识。自从当上班委之后,发现她是一个挺认真负责的好孩子,不停地问每一个人是不是晕车,她买了药之类的,跟原来班的璇姐一样好。呵。
五点二十左右在校门口集合。因为时间太早还没有公交车,所以我们班同学一个小组十来个人,分为两队一起打车过去的。坐在出租车上总是我思绪最为飞扬的时候,我可以随便任意地放纵自己的大脑,跟着四周不断变幻掠过的事物,它也在一刻不停地告诉运转着。不过具体都想了些什么,我现在都忘了。不过还好有些已经被我临时放进手机里面了,并且认真工整得抄在了日记本上。
等到车站的时候,大家一起坐在候车室等着六点二十的火车。有一个带相机的同学便已经开始拍了。是新班集体的学习委员。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很爱学习英语的乖孩子,因为上次大家一起出去KTV,她就老师挑英文歌曲来着,唱得也蛮不错的。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因为这学期才跟同学有了一些交流,还是我自己本身也已经改变了,总是感觉现在的班级比以前的更好了。
火车稍微有些晚点了。不过还好,大家带了零食,一边嗑瓜子,一边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终于挤上火车了。大家都没有座。我们走在人最多的地方停住了,我站在两个样子有点像外国人的男孩旁边,靠在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