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灵古寺
(一)讲灵谷寺的历史灵谷寺坐落在瑞安市汀田镇蛤蟆山中,据《塘下林氏宗谱》记载:林氏第十一始祖隐渔公,官拜处州丽水县司训,平生喜游名山大川;他告归林下后一日闲游到蛤蟆山,见蛤蟆山势平缓,草木聚茂,溪流清
(一)讲灵谷寺的历史灵谷寺坐落在瑞安市汀田镇蛤蟆山中,据《塘下林氏宗谱》记载:林氏第十一始祖隐渔公,官拜处州丽水县司训,平生喜游名山大川;他告归林下后一日闲游到蛤蟆山,见蛤蟆山势平缓,草木聚茂,溪流清澈,樵叟牧童遨游其间,认为是风水宝地,于是发动邻居筹建一寺,名灵谷,取山谷生灵气之意。
《灵谷寺简历》石碑记载:林公于明永乐戊子年(1408)年仙逝,享年68岁。看来寺院建造年间是在明永乐左右,至今已有五六百的历史。寺院建成后历代都有扩建,石碑记载清同治年间扩建三清殿、观音阁和地藏王殿,于1994年又进行扩建,建成南北轩二楼,最近于2005年又一次大规模的破土动工,建造一座大悲楼,楼高22米,殿内铜塑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佛像为浙南之冠,高7米多,用了5吨多铜,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总投资300多万。
自从民国1932年起灵谷寺先后有陈银浩,道姑徐青连与徐崇静姐妹俩主持,建国后有很多主持,就不一一再说明,1993年加入瑞安市道教协会。
(二)讲灵谷寺周围的景点
汀田镇境内名胜颇多,著名的有岑岐山、蛤蟆山、翠阴洞、凤凰山、宝坛寺等举不胜举,我先讲蛤蟆山灵谷寺的景点。
我首先讲灵谷寺大门,大门如古时牌坊,气势高大,金碧辉煌,对联字迹苍劲有力。灵谷寺台门对联有两对,一对是两边大石柱上,一对是中间小石柱上,中间左联:香满画堂玉树春花并茂,右联:灯明宝座祥麟彩凤同仪。两边大石柱上的对联是:道若山河随地尽成洙泗,圣如日月普天皆是春秋。
大门进内是第一大殿,殿内供奉“神功妙计真君”许逊,关于许逊许真君的传记请翻阅本书后面有专门叙述许真君的简历一部分。殿内除许真君外还供奉梦思爷菩萨、天拐神、送子观音等,菩萨道法无边,神通广大,有求必应,香火鼎盛。许真君大殿对联:巍峨圣德威灵千秋香火,显赫神功感应万古长春。
许爷大殿后进是斗姥阁,殿中塑有斗姥天尊、十二甲子众圣神,菩萨神像栩栩如生,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对联有两对,两边是:常濛雨育旁山顷野遍翠,昔旸昊升煜海渔船迁边。中间一对是:普光聚量震感大千法界,斗君故护顶礼祈应滨众。斗姥阁后门还是两对,两边是:更善慈悲虔诚施密迹,回向胜德成果归菩提。中间一对是:白云深谷异显纷纭寺,登峰天台皈依观自在。
斗姥阁后面也就是刚建成的大悲楼,又称圆通殿,楼高令人望而生畏,气势恢弘,宏伟壮观,楹联字大如斗,台门内容是:香腾南海莲花座,灯映陀山紫竹林,内容正好与观音菩萨相贴合;内楼大柱对联,左联:紫竹林中永佑黎民百姓,右联:莲花台上身存大地山川。
我这里略带几句岑岐山、翠阴洞。蛤蟆山与岑岐山都是毗邻,山高202米,是大南山之东延,据《瑞安县志?山川门》记载:岑岐南麓名金岙山,北麓则有沙门、旺金、上韩、上颜及岑头诸称。山上有巨人石、响声石、乳泉、无漏泉、神剜洞等诸多胜迹。
翠阴洞是岑岐山一大名胜,自从宋代起就有很多历史著名学者前来游览与凭吊。陈傅良、沈仲一、沈仲石、赵文甫、林宗易等;宋元丰瑞安县令朱素邀请乡贤林石一起游览翠阴洞,并且各人赋诗一首,朱诗:小洞隐遥岑,松萝翠复阴。游人曾不到,方信白云深。林步其诗韵:松桂擢翠岑,烟云昼亦阴。洞门虽不锁,谁测洞中深。这些名人题诗大大丰富翠阴洞的文化内涵,也提升了翠阴洞的知名度。宋一代名相赵抃之子赵玑(时任温州丞)前来翠阴洞游玩也赋诗一首:洞门乔木昼阴阴,洞穴嵌空透碧空。偶约骚人同此乐,摇毫静坐发清吟。
(三)讲与灵谷寺有关的著名人物
蛤蟆山由于地理位子得天独厚,风景旖旎,名人政客经常前来游览凭吊,古代就有林石、朱素、陈傅良、吴达、周及善、林宗易、沈仲一、宋叔久、林自牧、曲水诗人、洪锦标等古代名人;当代的有时任浙江省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现任中共中央委员、四川省长)蒋巨峰同志不但前来游玩,还在倡议向有关部门放映,在山中建造了一座很有历史性意义的结婚纪念林,在2002年10月1日那天一百多对青年男少在结婚纪念林前亲手栽下一棵小树苗,象征着自己的美好幸福生活像小树苗一样,每一天都在快乐的成长,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天长地久。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