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秋月

我和中秋月

委絶散文2025-10-17 18:12:47
有时候,诗意不知不觉就产生了,连同情分,温暖着,很容易让人忘却秋的凄凉和寒意。昨夜的月色很美,也许是老天格外开恩,让人们有个难忘的月夜。在这样皎洁的月光中,也许会发生许多美丽的故事。月亮很亮,却不炫目
有时候,诗意不知不觉就产生了,连同情分,温暖着,很容易让人忘却秋的凄凉和寒意。
昨夜的月色很美,也许是老天格外开恩,让人们有个难忘的月夜。在这样皎洁的月光中,也许会发生许多美丽的故事。月亮很亮,却不炫目,世界在月色里逐渐朦胧起来。这样的时候,邀几位好友,品茶、品诗、品酒,品情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生路多,坎坷平凡不一。拿出来品品,权当下酒菜。
昨天白天很忙,这样的时候很多。中秋节,很多年没有欣赏过月色了。有时候,是因为天公不作美。有时候,是因为自己太忙碌,常常没有时间去欣赏,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记得,去年中秋夜,从下午到晚上连续做了几台手术,等写完手术记录,安顿好病人,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来到街上,准备找地方吃饭,结果很多饭馆已经关门了。城市的灯光把流到地上的月色割得支离破碎。抬头,一轮明月静静地注视着我,疲倦顿生,寒意顿生。站在街上打车,秋风轻轻柔柔撩起长发,像儿时父亲和母亲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庞。顿时思念亲情的感觉从头流到脚,泪几乎从我的眼睛里跑出来。泪光中朦胧的街道,破碎的月色,陪伴着孤独的心灵,一起站在街头。好想慢慢走回家,让月亮就这样跟着我,送我回去。终于还是等来了车,把灵魂和自己一起从月色中拉走。
朦胧中,不知道是不是儿时的月色,也不知道是不是儿时的中秋。清清楚楚地看见,母亲把蒸好的一个大月饼端出来,热气还在冒。它很像现在生日蛋糕的样子,有好几层组成,每层里面卷着葱花、姜黄和香油。新麦面做成的月饼,混合着麦香、葱花香和淡淡的姜黄的味道,连同热气和母亲的味道扑面而来,还没有开口吃,心里已经很受用很美了。月饼就这样被母亲的手从锅里端出来,放在大案板上,母亲准备用刀切开,把月饼切成块,端出去,大家一起吃。我们几个小的,就围上去,看着月饼上母亲捏好的上着花红颜色的小鸟和牡丹花等花草,我们就争先恐后的求母亲:“妈,把这个有绿翅膀的雀雀(我们方言就是鸟)切给我。”“妈,把这个有黄翅膀的雀雀(我们方言就是鸟)切给我。”“妈,把这个红牡丹花切给我。”
母亲一一满足了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手里的盘子上就有了这些形状的月饼。看着栩栩如生的它们,我们舍不得吃,拿在手里不停的把玩,玩够了,才把它们吃掉。母亲和父亲也不脑,常常慈爱地用手摸摸我们的脸颊和头发。这样的情景很美,藏在心里,好常常去回忆它,去体会那时的快乐。
现在一般有老人的人家才做这样的家做月饼,一般的年轻人都不做了。一般都吃像点心一样的成品月饼。我不喜欢吃这样的成品月饼,吃着它们,没有中秋的感觉,像是吃着假月饼,吃不出原汁原味的快乐。每年最多吃一块尝尝,成品月饼一般是孩子去吃掉。昨晚下班晚了,7点多才回到家。中午婆婆打电话说是给我们捎了一些家做月饼,放在嫂子那里。取回月饼,买些熟食,和儿子一起过节。有了这些家做月饼,这个中秋也才有了味道。
吃完饭,给家里打电话问候。一听见母亲的声音,快乐就充满了全身,也不知道和母亲都唠叨了些什么。再和父亲说话,也是十分的亲切。父亲的声音很有磁性,充满着慈爱,听着心里很温暖,就像又回到娘家,坐在父亲对面和他说话,很想这样一直说下去,后来父亲提醒我,说好了,我才把电话挂了。心里美滋滋的。
后来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很有情调的夜晚突然就这样不知不觉的产生了。独自品一杯酒,看几首古人关于月亮的诗词,再用热水泡泡脚,惬意传遍了全身,溢出来,弥漫在家里。心里吟诵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想那古人,如苏东坡老先生,是最懂的这个夜,懂得这一轮明月的心思的。在月色里,渐渐如梦,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