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和蒙古长调

蒙古包和蒙古长调

赌风散文2025-10-17 19:20:16
梦想中的内蒙是蜿蜒的黄河依偎着巍峨的大青山,无尽的戈壁映衬着满是如茵的绿草和芬芳的鲜花的草原,白云样的羊群游弋在连天的碧草之间,悠然的勒勒车,繁星般的蒙古包,黄沙掩映间的神秘的召庙寺院。入夜,篝火点点
梦想中的内蒙是蜿蜒的黄河依偎着巍峨的大青山,无尽的戈壁映衬着满是如茵的绿草和芬芳的鲜花的草原,白云样的羊群游弋在连天的碧草之间,悠然的勒勒车,繁星般的蒙古包,黄沙掩映间的神秘的召庙寺院。入夜,篝火点点,鲜香的奶茶配着入口即化的奶烙,高亢的马头琴声,凄婉的蒙古长调,还有留下无尽回忆的敖包相会……
由于工作原因,使我有机会经常奔波于内蒙高原,得以把梦想与现实相融合,切实的感受内蒙,了解内蒙,真正地用我的身心体会了内蒙,但其间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蒙古包和蒙古长调。
蒙古包的称谓源于满语的“蒙古博”,俗读“博”为“包”,蒙古语则称其为“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当我第一次走进蒙古包,不禁惊诧于蒙古包的精致和简洁,用最节俭的材料和最完美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这是蒙古先民聪明才智的杰作。蒙古包主要由红色的架木、白色的苫毡、棕色的绳带三大部分组成。所用原料非木即毛,简单到两、三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载,实用到随处可以搭建居住,是人类最简单但也是最实用的居所,可谓建筑上的奇观,也为千百年来一直为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所衷爱。
置身俭约的蒙古包中,坐在松软洁白纳着云纹的铺垫上,守着火炉,火炉上的壶中奶茶响着,烟气升腾着,雾霭蒙蒙,把从天窗斜射进来的阳光凝固成一道光柱,仿佛也把时间凝固了。品味着主人献上的浓香四溢的奶茶,听着主人低回婉转、悠长徐缓的长调牧歌。思绪随着那长调在飞翔,身心也溶化进那茫茫无边的草海。此时,疲惫的心一下全部放松了,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烦恼,让你感到这才是真正的天堂。
没有走进草原,没有置身蒙古包中,是无法感受蒙古长调的感染力的,也无法真正领会作为草原文化的精髓之一的长调牧歌的神韵。蒙古人对于长调的忠爱,和对马背、奶茶一样,是一日都离不开的。苍茫的草原,天地相连,浑然一体,面对这无垠的绿的海洋,凭马力以弛远,借奶茶以充饥,依长调以舒怀。
草原的生活如悠然的田园诗般纯洁。清晨,是在奶茶的浓香和羊群的叫声中到来的。太阳在草海中连蹦带跳的几下就升上了半天空,把高高的蓝天白云衬托得纯净无瑕。红花绿草之间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或一两个独处或三五成群,有的还装饰着由红、蓝、黄等颜色布料做成的如意花纹,宛如漂浮于碧水之上的洁白晶莹的水泡,迎着阳光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悠然地坐在马背上的牧人,随着如五色珍珠般的牧群的游曳,低吟着融汇了无尽感慨的长调牧歌,感受着如诗如画般的生活。真是一幅人间童话!
黄昏,夕阳西下,浓艳的晚霞把洁白的蒙古包染成金色。当最后一摸余辉在地平线与草原吻别后,草天一色,半个月亮爬上来,蒙古包上也升起了炊烟。围绕着蒙古包的最多的是飘曳的篝火,应和着篝火,伴着如泣如诉的马头琴声的哀怨的蒙古长调,节奏悠长、徐缓、自由,饱含苍凉、孤独、悲怆。此时,在这空旷寂寥的草原上,更感到草原的苍茫、雄浑和神秘,也更觉得那长调宛若天籁之音。
或尔,在酒酣耳赤之余马头琴声也越发激昂,拌着四溢的马奶酒的浓香,剽悍的蒙古大汉舞起粗犷豪放的蒙古舞,使人感悟到蒙古的雄魂,也更为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内蒙的草原是一本饱含浓郁民族色彩的书,读解草原,正如一位朋友说的,最好的方法是坐上勒勒车走进草原,住进满是奶茶浓香的蒙古包,喝一碗清冽的马奶酒,听一曲凄婉的蒙古长调,这心灵的体验,会令你终生难忘。

2004年8月草稿于包头,9月整理于沈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