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宴

百雀宴

辨对散文2025-10-17 19:17:59
儿时,自会玩弹弓后,总幻想打一百只麻雀,象林海雪原里的座山雕举办百鸡宴一样,办个百雀宴,把小伙伴都请来,让他们羡慕,也让他们大饱口福。这是一个儿时的梦,这个梦到了我少年时的1971年夏天,出乎意料地竟

儿时,自会玩弹弓后,总幻想打一百只麻雀,象林海雪原里的座山雕举办百鸡宴一样,办个百雀宴,把小伙伴都请来,让他们羡慕,也让他们大饱口福。
这是一个儿时的梦,这个梦到了我少年时的1971年夏天,出乎意料地竟然实现了!
那一年重庆大旱,好在我们家就在嘉陵江边,成天同小伙伴们在江里玩耍。一天晚上,都半夜了,在嘉陵江游完夜泳的我,同着几个伙伴回家,在路上突然想起反正天热回家也睡不着,干脆去钓鱼。于是回家准备好鱼具,用面粉烙了几张饼当干粮,一行五人就出发了。
那时我们钓鱼,都是从金刚坡翻过歌乐山,到赖家桥附近的小河钓,那里水清,鲫鱼多。
不想到了目的地,小河已经河底见天。我们沿着河底朝下游走,到了团结村,依然是河底朝天,又走到土场,河底浅浅的有了一些水,却有不少农人,在河底沙地上挖一个坑,坑里放一只大箩筐,河水渗透进筐里,筐里就只有水没有沙了,然后用瓢将水舀进桶里,挑起将水倒在河两岸的稻田里。我们觉得有趣,跟着农人走到田边,我带着电筒,用电筒一照,看见田里的禾苗约一尺来高,田里的水已经半干,只有底凹处和被脚踩出的坑里有水,而且水里有不少鱼!顿时大喜,钓不到鱼可以捉鱼呀。我们一行寻到一块没有人抗旱的田,跳到田里捉起来。田里鱼不少,有时一个脚印窝里就有三四条,全是两三寸长的鲫鱼。正捉得起劲时,突然一道电筒光射来,跟着一声大喝:“啥子人?你们在做啥子!”
我们一惊,慌忙起身逃离,不想那人大声吼了起来:“来人哪,快来人哪!”随着吼声,“咚咚咚”地敲响了锣,随着锣声,周围出现不少农人,向我们围拢过来。
我们从田里费力地出来时,农人已把我们围住了,七嘴八舌地嚷着快叫队长来。不一会,叫队长的汉子来了,他用电筒朝田里照射一阵,凶凶地朝我们吼着:“你们看看嘛,把我们的稻子踩成啥子样了!”
借着电筒光,我看到不少禾苗被我们踩到泥里去了,我们捉鱼时,因为田里的泥陷脚,为了不被陷得太深,都是踩着禾苗。队长不再说了,指挥一个农人,将我们的鱼倒进一只桶里,然后喝道:“全部下田,把苗扶起来,用水洗干净才准走!”
我们只好下田劳动起来,队长同一名妇女,拿着电筒在田梗上指挥,想偷懒都偷不成。我一边做着,一边直叹运气不好,类似的劳动我经历了好几次了。一次在江北农场摘柠檬时被逮着,罚我们帮着摘柠檬,劳动了半天。一次在政法学院对面的山坡上摘桃子,也被逮着,同样被罚帮着摘桃子。当时我认为摘桃子是最苦的活了,那时的桃子树很高,你爬上去,摘了两个桃,没地方放,又不能扔下来,只得下树,放好桃子再上树,这样不停地上树下树,累得腿酸胳膊疼。相比之下,这扶禾苗比摘桃子还苦,弯着腰,用手将禾苗费力地从泥里掏出,用双手捧着水去洗,若旁边没有水,还得费力地从更远处捧水。
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才做完,一个个泥猴似的坐在田梗上直喘气。歇够了,发现队长同那妇女也走了,我们自由了,但必须找到水,将浑身上下的泥洗净。
沿着河底,走到了陈家桥,阳光已经照射下来,我们才欣喜地发现,那儿的小河依然是碧波荡漾。我们穿着衣服跳进水里,在水里将衣服上的泥洗净,然后铺在草地上晾晒。鱼是钓不成了,只能光着身子窝在水里玩耍。
快到中午了,衣服才晒干,我们穿好衣服,觉得肚子饿了,人也困了,决定先吃干粮,再找地方睡一觉。
那时陈家桥有一个部队的炮兵学校,虽说大门有卫兵守,但里面空荡荡的,树多房多人不多。吃完干粮,我们从围墙的一处缺口溜进去,寻到一处空空的三层楼房,进了一间教室,将课桌拼拢来,躺在上面就睡着了。
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分,连忙起身走出来,却听见“叽叽喳喳”尽是麻雀的叫声,抬头望去,楼房的屋檐下,全是麻雀窝,此时正是麻雀归巢时分,房顶和旁边的树上,全是密麻麻的麻雀。我们互相一望,连忙返身朝楼上跑。爬到顶层一看,乐了,原来顶层有一个小平台,平台旁有一个小门,打开门,就是麻雀筑窝的天花板,我用电筒一照,天花板上面几乎全是麻雀窝!我们全乐了,决定等天黑了,麻雀进窝了,捉了麻雀再回家。
夏天天黑得晚,估计都九点多钟了,麻雀才全部回了窝。我们来到顶层,蹑手蹑脚地打开天花板的小门,小心地踩着横梁,刚走进去,就惊动了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不绝于耳,我打开电筒,光亮所到之处,全是飞翔的麻雀!我们傻眼了,麻雀飞个不停,怎么捉?伙伴王三说:“捉不到那就打,用竹竿打。”
我们觉得有理,就下了楼,校园里刚好有斑竹,就一人折了一根带枝丫的竹,回到顶楼,五个人拉开距离,依次走进去,也不打电筒,模黑在横梁上小心翼翼地移动着脚步,手里的竹枝上下左右乱舞,累得举不动手了,麻雀飞翔的声音也少了,才停下来。我打开手电筒,见天花板上躺着不少麻雀,小伙伴们都乐了,我们一天才吃了几张饼,肚子早就饿了,见了这么多麻雀,肚子顿时“咕咕”地叫了起来。
但捡麻雀却很吃力,只能站在横梁上,小心地伸手去捡,天花板是用小木条钉的,人踩上去就会塌。远了手够不着的,就用竹枝拨到身前,再捡起来。直到手电筒的电用完了,三只挎包装满了麻雀,我们才回到教室,一个个又累又饿又困,回家已经不可能了,这儿离家有四十来里,这么晚了也不可能出去烤麻雀吃,就忍着饥饿睡觉了。
我们再一次醒来时,窗外的阳光已射进教室了。虽然饿,精神却有了,忙将挎包里的麻雀全部倒出来,五个人一数,居然有158只!“走,出去吃百雀宴!”我大吼一声,五个人忙将麻雀装进挎包,冲出校园。
街上已有不少人了,闻着饭馆里馒头的香味,我们一个个直吞口水,当时买馒头要粮票,我们虽然有钱,却没有粮票,吃不成。饭馆旁边是一家杂贷店,我们走过了,才想起没有盐,但买盐也要凭票,我们商量一阵,五个人一起走进杂贷店,里面油盐酱醋豆瓣等都有,我们几个人围着老板假装看东西,胆大的王三悄悄抓了一把盐,我们就拥出店撒腿跑了。跑到河边的一棵黄桷树下,五个人一起动手,先扭掉麻雀脑袋,从颈部撕开麻雀外皮扔掉,手里就是一只光洁肉身的麻雀了,然后从腹部撕开肚子,掏出内脏扔了,在河水里清洗干净。从旁边的塘里摘来许多荷叶,将麻雀放在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