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排与前排

后排与前排

捻头小说2025-12-20 04:44:49
公交车是城市问题的症结之一,也颇为人诟病。我在读的地方是个小城市,小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人流量绝对不含糊。新校区在郊区,略有些偏僻。只有两路公车通往市区,特别不好做,人非常挤。我也会晕车,周末除了陪女友
公交车是城市问题的症结之一,也颇为人诟病。我在读的地方是个小城市,小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人流量绝对不含糊。新校区在郊区,略有些偏僻。只有两路公车通往市区,特别不好做,人非常挤。我也会晕车,周末除了陪女友出去逛街,我是不轻易出校门的。
有一天,我被女友硬拉着去市区。因为是上课期间,候车的人较少,心想应该有座位,就等大家都上去了才投币上车。令我惊讶的是,我发现前排的位置几乎都空着,坐在后排的也心满意足,饶有兴致地说笑着,颇有胜利的感觉。我很是疑惑,照理后排的座位颠簸更强烈,坐得更不舒服才对。
这时,见多识广的女友给了我答案。她平静地说:“你真傻!从我们学校到市区这么远,肯定会有很多人上车,我们坐前排到时候一定要给老弱幼病残让座,做后排就没这烦恼了。”
看着她见怪不怪的神情,我发觉自己跟江湖岔流了,原来公车上还有这么多细致的规则讲究。不过,女友不是这样的,她经常给老弱幼病残让座,这点我很坚信,心里暗自庆幸。
几个星期后,外教突然打电话给我,叫我陪他去火车站接人。外教是个英国人,来我们学校一年了,出于对老外的好奇,我们经常交流,感情甚好,城市通这个角色理所当然落到我肩上。
到火车站不远,坐四站车就都了。车来了,外教闷着头就往后走,我也只能跟着。我想起了上一次,莫非坐后排不用给老弱幼病残让座是国际通用的惯例,还是外教入乡随俗?
我试探性地问道:“前排没人坐,人也不多,我们去火车站只要一会儿,为什么不坐前排?”
外教惊愕地瞅着我,说:“难道我们先来就有理由坐前排吗?在伦敦从来都是先来坐后排,这样后来的人就能更迅速地上车,里面也看起来不会太拥挤更重要的是,巴士可以少停几分钟,既节约了汽油又减少了尾气的排放。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都有好处。”
以前看过一本杂志,上面说德国的主妇们都会在凌晨3点左右起来关掉家里的空调,省电环保,让我感动了一番。可是,我又不禁地问:“万一老弱幼病残上车了怎么办?”
外教接着说:“巴士上的前一排都是留给他(她)们的,这已是约定俗成的规定了,无须担心。”
他看着我,似乎想说什么。我猜他是把我看作成了那种自私没有公德的人了,就把前一次的见闻跟他分享了。他哈哈大笑。
记得,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时候,贝克汉姆等代表的伦敦就是在一辆巴士山表演的。
小小的一节车厢里,装着的竟是一个国度的文化,和这个国度人民的精神面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