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前死后”那点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下最近悟道,深感人生无常,人生人死,亦属无常。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是故无须杞人忧天,整日担惊受怕,提防阎王来叫。据说如果穿越进入时空隧道,穿越回古代,可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下最近悟道,深感人生无常,人生人死,亦属无常。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是故无须杞人忧天,整日担惊受怕,提防阎王来叫。据说如果穿越进入时空隧道,穿越回古代,可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也不可以说长生不死,最起码活到你穿越前的年代应该没问题。不过我至今还未听说有谁穿越回了古代。当然除了影视剧《步步惊心》里成功穿越到现代清廷的若曦。或许再过个N年M年的,人类基因会突变成功,变成超人以达到长生不死,穿越古今未来吧。因此今天想要长生不死至少在肉体上是达不到的。所以人要想不死长生,只能是在“精神上不老,文化上不死,声名上长生,功绩上不朽”以留芳百世了。儒学的开山祖师孔子就是一个历经二千多年而精神不老的“神圣”。同志们是不是都背过他老人家的“子曰”啊。因为他能有如此成就就已经超出“人”的范围,只能称之为“神圣”了。如果有可能我真的想见见他老人家,虽然我知道不可能。还是只能玩玩老土的“文化”穿越了。那我们就“文化穿越”一下,当然前提声明不是去找“四爷”,“四爷”太忙了,御书房门口整天挂着个“面见牌”,排上外加五个个小字:“低调,我很忙”。据说有一次被逼急了,门口换了个大牌子,上面御书大字:“本人已死,小事烧纸,大事挖坟,实在不行下来找我”,还改了个鲜红的大印。可不得了了,我可不想去找他,找到也学不到啥东西。还是去膜拜一下儒学的祖师爷吧。
其实吧我心里有点小小的不平衡,如果让我生在春秋时期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凭着我胸中才学,身份证不比他们的低。我也弄一家学派的开山祖师爷当当,嘿嘿~可惜时代变了,物非人亦非啊。好了,言归正传。先来说说孔子生前: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外号孔老二,儒家学派的开山祖师爷,被其门人尊称为“圣人”。呵呵,其实啊,孔子生前可远没有现在说的那么威风,晚年又不小的名气倒是真的,应该和在网络爆红的凤姐有的一拼吧(这比喻不大恰当)。当时有人说他是“人民导师”,鲁国人称他为“国老”,说到这、这鲁国人怎么这样啊!忘了以前怎么把人家驱逐出境的了,搞的人家像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流浪。想在人家有名有势了,开始称人家“国老”了,什么人啊这是!我都不惜的说那些老鲁国人现在看来那群老鲁国人的后代在中国各地的还真不少。STOP.开始说正事:虽然孔子晚年有着很大的名声了,但他创办的儒学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却还不是NO.1。可能是老二,但绝不是老大。那是因为他的儒学是在他死了N年之后,一个叫董仲舒的儒学家向大汉王朝的汉武帝(就是打匈奴的那个)游说(那是还流行游说吧?不清楚)。有幸得到了武帝青睐,马屁拍了个正着。结果武帝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来,儒学才在“几家争吵”中成了当之无愧的NO.1。(注:西汉武帝时期已经由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变成“几家争吵”了,其他九十几家早就关门大吉了)。既然当上了老大,那以后就差不多都是老大了,虽然有时会像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样有规律没规律的波动一下下,但封建社会这二千年来的主流正统文化还是孔子创办的儒学教育啊。
孔子晚年有着很大的名声(前文已经讲过了),但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在春秋百家时期这样的人就算不多,有不算少的可怜吧。如和孔子同一时期的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虽然其贤能不及孔子,但这么多人也有的几拼吧。那他们为什么没有成为“圣人”而单单孔子成就“圣人”之名了呢?他得过哪些荣誉证书呢?那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死后的事情。
孔子生前虽然没什么正是的荣誉称号(什么“人民导师”了、“国老”了都是非正式的,不合法的),但死后可是不得了了,死后封号是一个接一个的,弄得孔子在下面一天换一个称号。据说最早的合法的称号还是大汉朝封的呢。西汉平帝元始元年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是国名(至今我不清楚是哪个国,可能是美国吧),谥号“宣尼(还是不明白)”,“公”是爵位(没什么好说的)。孔子这就走出了成“圣”的第一步,成就了“半圣”之体了,有了大汉朝开封的先例,这下孔老先生就开始青云直上了。从这以后,加封的路当然是顺风顺水了,几乎以后历朝历代都得封个名气不小的封号来孝敬孔老先生:
北魏太和十六年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
北周大象二年静帝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隋开皇元年文帝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太宗贞观二年称孔子为“先圣、先师”,贞观十一年又称孔子为“宣父”
唐高宗乾封元年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职(孔子都死那么多年了,还能当上大唐的官,就像TMD那个最牛公务员一样,一天班不用上,按时领工资、奖金、红利。真是了不起。佩服佩服)。
武周天授元年武则天(女皇)追封孔子为“隆道公”
唐开元二十九年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大唐朝还真喜欢孔老先生,封了这么多年,封不够啊。
宋仁宗至和二年改封孔子的“文宣王”为“衍圣公”,以后历代沿用。
西夏仁宗二年仁宗尊孔子为“文宣帝”。这一封号可真的是让孔子一飞冲天了。据《宋史·夏国传》和吴广成的《西夏书》记载:这一封号是给历朝历代最高级别的任务的,可能除了皇帝老儿,也就孔子有这福气了。
元大德十一年成宗加衔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朝世宗嘉靖九年尊孔子为“至圣先师”
清顺治二年世祖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为啥民国了还尊孔子呢?哼哼,肯定是袁世凯想当皇帝复古才打出尊孔子的旗号来的,也是为了自己的帝王梦啊。
到民国了,追封终于结束了。封来封去,封号越来越长,我记得曾经看过孔子一个最长的封号,叫什么“大成至圣··啡拭鞣贩显德贩反笾欠贩明慧贩吠蚴朗Ρ矸贩尼父贩废仁ξ男酢保乙布遣磺迨?2个字还是36个字还是28个字了,总之是长的让人记不住。平心而论,孔子的儒学确实为推动历史发展进步做出来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今天的政治主要是靠法家那一套了。不过到今天,儒学依然很受人们重视。不论是不是中国人,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北京天安门广场门前伫立的孔子像,不都显示这今天人们或孔子及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取消本科论文?还是在取笑教育?
下一篇:水结成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