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

让改革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

昭涉杂文2025-10-10 04:46:06
当下,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纵深。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这是中国人的共识。改革如何深入,且能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必将成为十八大的重要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其他改革就
当下,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纵深。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这是中国人的共识。改革如何深入,且能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必将成为十八大的重要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其他改革就不可能彻底。人们容易联想,正是我们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体制,才有了今天的社会和谐安定;正是因为我们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政治体制,才有了今天香港澳门的繁荣,才有了海峡两岸互利共赢的局面。
30年来,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进行着各项改革,才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既能说明改革的成功,也反映了改革并不彻底。改革怎样深入下去,我们似乎还没有共识。改革是一场利益的博弈,改革让掌控握着权力的利益集团,获得了更多实惠。社会底层民众,并没有公平、公正地分享到改革成果,所以他们迫切地期盼更为彻底的改革。时下,这两股力量把中国改革拉成了一个扣。如何解开这个扣?首先是要让绳子松下来。各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扣子只能越拉越紧。如果一方松开,而另一方乘机拉一下,扣子依然无法解开。中央领导需要的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他们必须权衡利弊,审慎地进行改革。谋求达成一个能被各方接受的共识,然后再找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做一张事,共识是必要的,没有共识必将一事无成。就像文革以后我们对毛泽东的评价一样,如何评,当时并没有共识。一方提出要反对“个人崇拜”,一方却坚持“两个凡是”。如果彼此不能达成共识,中国或许又要经历一次动乱。最后是小平同志提出了他的观点,认为评价毛泽东,可以把建国前和建国后分开来评。在“分开评”的共识下,通过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国人终于把“两个凡是”从高高的神坛上请了下来,为客观地评价毛泽东铺平了道路。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让人们懂得真理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重庆发生的事,在提醒我们,我们似乎忘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结论。曾经听过一个调侃的说法:中国什么法最大?不是刑法,不是宪法,而是领导的个人看法。尽人皆知,领导的“个人看法”,往往就是我们必需贯彻执行的政策法令。凡是市长说的话,就是一个市的真理;凡是省长说的话,就是一个省的真理;凡是中央领导的话,全国都要去学习,去贯彻执行。他们的话似乎不必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出口就是真理。这就是我们的决策常常出现失误的原因。不能否认,我们的大多数领导,能站在一个比民众更高的高度看待问题。他们的观点有时也的确高屋建瓴,有独到之处。但这不等于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在没有经过实践检验之前,他们的话也只能是个人观点。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要大家去学习宣传。
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何平稳有序地把改革推进下去,我们需要对30年来改革的成败得失进行一个全面总结。需要广开言路,开门纳谏。达成共识,然后谋定而后动。不要轻易肯定或者否定某种观点。当年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说:“有两种人最能伤害民主,一种是反民主的人,另一种是民主激进论者。”改革也是一样,激进的改革思潮,不一定都正确。改革是一项细致而需要充分凝聚共识的事。既不能极左、极右,也不能忽左忽右。关键是我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制约机制,不能让权力永远凌驾在法律之上。在达成的共识基础上,排除阻力,让改革能够平稳有序地进行下去。2012,10.29.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