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妖

词妖

漨浡杂文2025-10-17 19:24:18
广告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好帮手,而且也是引导消费潮流、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和谐发展与进步的催化剂。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和明天,消费者已经或正在陷入广告的重重包围之中。不管喜欢与否,人
广告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好帮手,而且也是引导消费潮流、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和谐发展与进步的催化剂。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和明天,消费者已经或正在陷入广告的重重包围之中。不管喜欢与否,人们都不得不同它打交道。但要看懂外文广告,对许多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觉悟”、“刹那”等词是从梵文中翻译过来的,“幽默”、“苦力”等词从英文翻译而来,“场合”、“关照”是从日文引进的。科技领域引进的词更多,如“引擎”、“电气”、“软件”等。它们大多经过长期使用而为大家所接受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宝库。同样,汉语中的一些词汇,如“茶”、“瓷器”、“武术”、“京剧”等也被其它民族语言“借”去,成为它们的外来词。英语中也含有大量的外来词,大约占了其词汇总量的一半,其中借自法语的又占了大多数。日语是“拿来主义”的典范,其中大量的词汇来自中文,一些词汇源于英语。
用外来词本无可厚非,但是中文中夹杂洋文的很无聊,兼无知了。我最烦在中文中夹杂外文。中文极有表现力,又不是说不清楚,为什么要用外文呢?据说夹用外文可以显示一种地位、一种身份,有利于提高被广告品的地位。没办法我们中国人就是崇洋,凡东西洋的都觉得是好的。
中英夹杂,我还能忍受,毕竟两者都是香港的法定语言,而且你能够很容易分开中文和英文,理解起来总算比较容易。但中日结合我就受不了了。大概是我所受的教育没有那些广告专才高,实在不容易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要知日语中大量的词汇来自中文,同一个词中日意思不同,我看到了第一时间是以中文解读,然后发现一点意思也没有,才明白这是中日亲善出来的杂种。比喻为杂种,杂种这个词可能不同意,觉得辱没了他。这种不中不日的结合词语其实是词妖,和我们常说的人妖相近。
今天红袖的首页的快报上竟然看到个《时尚达人手记》。我能明白时尚是什么意思。字典说是外在行为模式很快流传于社会的现象。可是“达人”就不好理解了。我首先想到的是《论语.雍也》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白话解释:孔子说:“一个有仁德的人,存心善良胸襟广阔,常思推己及人,只要自己想自立,就会想到帮助别人自立,只要自己想通达,就会想到要帮助别人也通达。能就近取自身做比喻,将心比心,可以说是行仁的路径与方法了。”
于是我自然的把这个想成是能帮助别人想得通达的行为模式,哦,原来是一种能帮助思想的行为模式。奇怪,我虽然对科技没什么留意,倒也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可我偏没听谁提起过。而首页快报的广告的强度也和发明的伟大相差太远了。是不是我又弄错了,又一不小心遇上词妖了?于是由日文去想,达人是日文专家、高手的意思,这意思就出来了,何必多次一举呢?这就把我弄糊涂了。还有不知大家看过独家企画这词没有?独家是中文,企画是日文不是中文,这个词到底是按日文意思还用中文意思理解呢?依中文则无企画一词,只能作独家站着画画解。依日文则无独家一词,真的是罗生门了。这些词妖跟本就可以用正确的中文替代,可是明摆着有意思明确的中文不用,却去用意思模糊的日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不过这已经不算最离谱的了,毕竟网站到时多多少少还能和日本拉上点关系。最奇怪的是在香港和日本八辈子拉不上关系的楼盘居然回用了个城中驿、都会驿的名字,这驿是日文,中文怎么读呢?可真考起所有人了。我想买了这两处地方的人真的很烦,每次有人问起他们住处在那里都只能说我住在城中那个不知怎么读的地方或我住在都会那个不知怎么读的地方。不过都会驿还好一点,能用日文to-kaieki替代。至于对着城中驿那个词妖,我真不知业主能怎么收科了?我上城中驿的楼盘网站看,还好,已经改名城中之城了,不过一屋二名也够混乱的了。今天红袖的首页的快报上竟然也闹出个《时尚达人手记》来,大姐您到底是那国人?希望大家都吸取点教训以后少用点词妖。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