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观念,向“知性员工”转型

变革观念,向“知性员工”转型

鸟伸杂文2025-10-17 19:32:15
很多同事包括我在内常常会有意无意的说这样一句话:“哎呀,今天累死了!”潜在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天上班很疲劳,工作不是很愉快。其实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本身,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每天早晨
很多同事包括我在内常常会有意无意的说这样一句话:“哎呀,今天累死了!”潜在的意思是说我们今天上班很疲劳,工作不是很愉快。其实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疲劳通常不是由于工作本身,而是由于忧虑、紧张和不快。每天早晨很不情愿的起床匆匆赶着打卡,然后开始一整天的紧张工作,期间还可能遇到很多预料不及的麻烦事,回想是否给上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等等以至于感觉上非常疲劳。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每天早晨首先做了打卡机的奴隶,然后被工作牵着鼻子走,碰到意外后心里还可能在想自己怎么这么倒霉,然后焦躁紧张不安等等负面情绪也开始奴役我们。当然,今天有的同事可能在很愉悦的心情中轻松充实的忙碌了一天,但是昨天你也这样么?明天呢?那么如何转被动为主动,不再让工作牵着鼻子走呢?变革观念,向“知性员工”转型。
那么何为“知性员工”呢?首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何为“知性”,即内在的文化涵养自然发出的外在气质,说白了就是让人拿眼睛一看就觉得此人有文化有内涵的气质,跟理性心计什么的没关系。必须指明一点,所谓的“文化涵养”并非是说文化程度,博士生并不一定就比小学毕业的文化涵养高。很多老一辈人小学都没毕业但他们的心胸、见识、阅历和日积月累的生活工作经验等往往表现的比当代大学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之类的有涵养。
“感性员工”偏向热情,积极有余冷静不足;“理性员工”偏向冷静,沉稳有余冲劲不足;“知性员工”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偏向智慧,有需要时即能保证高度工作热情,又不乏沉稳冷静。他们所拥有的比较丰厚的知识底蕴,对其思想、观念、性格、爱好等方面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此形成了某种具有文化气息的气质和风格,并在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使接触到的人都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背景,从而透出源源不断的魅力。钢管厂生产副厂长就是一典型例子,笔者第一次和其接触时说起河南南阳,这为厂长竟背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并能对诸葛先生的生平及其家乡地理位置做了考证研究似的论述,先不谈这位厂长的考证正确与否,但看其一字不差背出《出师表》就让刚从学校出来就忘了这千古名篇的详细内容的我汗颜不已。日常工作中他更是张弛有度,既不乏冷静睿智又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无论是谁都能深深感受到这位厂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亲和力。
“知性员工”须有超越利害的纯粹求知态度,需要有尊重公理、尊重逻辑的精神,需要一种容忍不同见解的雅量,公司去年新进的一个小同事给我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他叫张永庆,是个看起来很踏实肯干而且凡事好商量的小伙子。因为是新进实习员工,对现场不了解,厂里是不给安排任何区域的,多数情况下是跟着师傅多看多学。他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被动等待师傅给安排任务,而是主动找人了解现场设备,遇到不懂的立即向师傅或其他可能了解情况的人请教,每天除了吃饭时间其余都一头扎进现场中。现场的老师傅们不仅喜欢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什么都愿意教他,但有时候也会为了些小事和师傅们起争执,比如常常为了点检时发现设备卫生部到位啊,螺丝紧固不好啊等等和那些帮助他的师傅们整个面红耳赤,直到师傅们按要求把事情做到位,他说踏实尊重师傅们的,但是他觉得如果发现问题不追究的话不是包容师傅们而是纵容坏习惯。而对于技术上的问题,有师傅与他想法不一致的他肯定会认真思考再向其他师傅们征求意见后得出最终结论,他说“谁对听谁的”。如此张永庆的专业技能迅速提升,更给现场师傅和领导们流下了良好印象,在厂设备系统调整时拥有了自己的点检区域。
另外,“知性员工”还有一种坦然、自信、富于内涵、张弛有度的人性之美。至此笔者用意并非是说我们现在的同事不好,而是说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获得心里平和,工作上不仅能游刃有余更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全球化公司视角下市场在要求“知识性员工”数量的迅速增长,如果我们能够成为具有知性力和高附加价值的“知性员工”的话,不论是企业还是我们自身都将有三倍甚至十倍的升值。那么如何成为“知性员工”呢?很简单,在现代在无国界的数字网络世界,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手段开阔自己视野增长见闻,你可以关注新闻关注股市关注教育甚至关注体育,但同时爷爷要了解其他所有方面,增加你的阅读量,多向那些已经是或近似“知性”人士学习,并把你广泛的见闻聊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和冷静的头脑带进工作中。在日常工作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淡定、自信、睿智、张弛有度,然后满怀希望和热情的迎接每一天的工作。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