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是否有路?

车到山前是否有路?

顾恨杂文2026-03-26 00:13:22
今天在午餐时,儿子无意说他同学考书、劳动从来不准备,还对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听后,想着这种学习、生活态度可行吗?也就随口问道:“儿子,就这句话,说说你的看法”。“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这种可能,可是,
今天在午餐时,儿子无意说他同学考书、劳动从来不准备,还对他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听后,想着这种学习、生活态度可行吗?也就随口问道:“儿子,就这句话,说说你的看法”。“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这种可能,可是,也有车到山前没有路这种可能的,应该是两者兼之。”儿子若有所思地回答。
嗯,“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是一句格言,意思是说,事到临头总有解决的办法。然而我们常常也会遇到车到山前没有路的时候。这不是当遇到没有路的时候想怎么办?而是在准备时就得想到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并做好充分的打算。
三国时期,刘备还没有完全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就命关羽率荆州主力北攻襄樊,而吴军越境来犯,关羽不仅是无功而返,而且还将面临着疆土沦丧的危险。就在关羽前方战事节节胜利,可后方安排又自以为万无一失之时,东吴方面,早已为关羽布下了天罗地网。并在吴军方面就传来消息,说主将吕蒙生病已经离开防地,接替他的是年轻小将陆逊。陆逊到任后还专门给关羽写了一封信,着重歌颂了关羽的功德。关羽果然放松了警惕,将留守防吴的部队调往樊城前线,结果大势已去,不但秋天刚刚收获的风光被冬天的寒风一扫而空,关羽自己连同儿子关平也被俘身死,不就是没有在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吗?没有想到车到山前会没有路,所以大意失荆州。还有在关羽之前,那当年吴越战争,勾践因准备不足,草莽用兵,结果兵败被围,在会稽山无路可走,最后只得做奴仆。归国后,为洗雪国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精心设计,积极筹划,后来才能一举灭吴。试想如果勾践不接受前车之鉴,车到山前再找路,那永远没有翻身之时。
在我们的面前常会有翻不过的大山,让人走进死胡同,走上崖涯,这时就可能没路可走!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存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怠慢心理,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设想会遇到的各种可能,做最坏的打算,也就是防患于未然。这样才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不能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想法,因为那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冠冕堂皇借口,要做到未雨绸缪,更要做好车到山前没有路的准备,只有这样,才是开拓者的自我警示也是智慧者开启未来闪光的钥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