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

让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

密度流杂文2025-10-17 19:24:37
有幸到石屏,感受到了地地道道的海菜腔,不禁感慨万分,海菜腔的艺术感染力自不必说,但最让我感叹的还是海菜腔的“平民化”,无论是异龙湖上的船家,或是红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还是机关里的工作人员,或多或少都能来
有幸到石屏,感受到了地地道道的海菜腔,不禁感慨万分,海菜腔的艺术感染力自不必说,但最让我感叹的还是海菜腔的“平民化”,无论是异龙湖上的船家,或是红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还是机关里的工作人员,或多或少都能来上一段海菜腔,虽然不及“民歌王”李怀秀姐弟俩唱的婉转柔媚、荡气回肠,却也别有一番滋味。海菜腔是滇南四大腔之一,是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它的演唱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摇滚盛行、街舞林立的今天,海菜腔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并蓬勃发展,除了其自身魅力外,“平民化”的特点功不可没。红河州要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高民族本土文化的建设水平,升腾本土文化,就应该让本土文化中的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
文化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是红河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习惯不同而逐渐形成的历史厚重和自身特点,它包括工艺美术、音乐舞蹈、饮食、建筑等多个方面。红河州地处边疆,境内居住着哈尼、彝、苗、壮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经过时间的沉淀,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传统文化。彝族烟盒舞、哈尼乐作舞、长街宴、瑶族“度戒”(即瑶族男子成年仪式)、梯田文化、民族服饰、彝族土掌房等各种类型的文化颇具魅力,异彩纷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红河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红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事业稳步前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开创了红河文化工作新的里程碑:各类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改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在文艺工作者的精心组织下搬上舞台,在全省乃至全国比赛中频频获奖。文化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出生动繁荣的局面。
但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许多民族文化艺术却逐渐无人问津,这些原本来源于各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反映各民族生活状况的文化艺术精品离群众越来越远,有的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与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冲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变迁的速度明显加快,“现代化”的生活理念快速传播,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千百年来的民族生活习惯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外来文化迅速涌入,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了民族传统文化市场急剧萎缩,关注传统民族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少数民族服饰、建筑、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等门类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蒙自县草坝镇为例,草坝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农业大镇,主体民族以彝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7%,但近几年来,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却几乎被人遗忘,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反而成了草坝彝族欢庆的节日;在群众文化方面,草坝镇的155支文艺队中,仅有31支从事彝族花灯、彝族烟盒舞的表演,其余均为现代歌舞表演;通过调查,在草坝镇三十岁以下的彝族青年中,有90%以上的人没有穿过本民族服装,90%以上的人听不懂彝语。正是由于经济发展使传统民族文化发展陷入低潮,让一些文化艺术精品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
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发展民族文化,解决民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首先,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是把群众文化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群众文化是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性很强的社会性文化,它具有普及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民族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既可以使民族文化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又可以增加群众文化的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彝族烟盒舞的发展与传播,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的范例,正因如此,彝族烟盒舞才在全州乃至全省广泛传播并深受群众喜爱,所以,民族文化精品“平民化”,必须让民族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机结合。其次,让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品“平民化”,实质上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民族本土文化的融合。红河历史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开放兼容,正是由于开放兼容,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了我州的开发和发展,创造出了红河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和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红河历史上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就是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成功融合的先例。要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就必须以史为鉴,以开放的胸怀、兼容的气度,容纳外来文化,批判的继承,合理的扬弃,把外来文化的精髓为我所用,创造出民族文化的历史新篇章。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州蕴藏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要发展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应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做深加工,创造出更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同时,让这些文化艺术精品向“平民化”发展,真正发挥精品文化的龙头作用,带动红河文化产业发展,使红河文化突出特色,张扬“个性”,走出云南,走向世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