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州古镇
蒲州镇到底是人杰地灵,第一个景点便是著名的普救寺。王实甫先生的《西厢记》硬生生把普救寺这个佛教古刹变成了爱情圣地,文学往往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们的人文情怀。历来景点便如此,任何一个著名的人文景观必有一篇动
蒲州镇到底是人杰地灵,第一个景点便是著名的普救寺。王实甫先生的《西厢记》硬生生把普救寺这个佛教古刹变成了爱情圣地,文学往往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们的人文情怀。历来景点便如此,任何一个著名的人文景观必有一篇动人的文学作品来打广告,好似《岳阳楼记》之于岳阳楼,《腾王阁序》之于腾王阁,《登鹳雀楼》之于我们后面参观的鹳雀楼也如此!中华的大山很多,但名山却屈指可数,差别便是文化。五岳已经不是简单的山脉了,其中承载了很多文明的足迹。普救寺建在一个丘陵上,基本是按丘陵本身形状设计的,最高的便是七八层的莺莺塔了!我原先以为爬个塔没什么,上木梯后才发现塔上的小道儿黑的要死,而且只能一人通过。当时我就觉得这哪里是佛塔啊,简直是一个囚禁人的监狱,让我在这儿皈依佛门真是半天也受不了!
刚进门便是三五十级和泰山十八盘一样陡的台阶,让母亲心惊。说起泰山,我便想到山顶上袁世凯二公子袁克文的几行题字,好像颇为无聊。据说此公附庸风雅,不是立志作一“名士”便是反对袁大头当皇帝。在那个时代,儿子反对老子就和现今钟欣桐反对婚前性行为一样可笑。就算你是一个法官,老子的有罪你都可以申请避嫌不参与的,不举报也没责任的,毕竟有层亲情不好说,所以我一直很欣赏《康熙王朝》里孝庄对参与父亲叛乱的吴应雄说:“你有罪,但你却没有错!”这句话。袁二公子如果是个名士,也只能算个伪名士。
台阶旁栏杆间的铁索上挂满了很多刻着情侣姓名的铜锁,也许这些情侣们很多已劳燕分飞了,看来只能故地重游在这物什上找寻爱情的尸体了!上来第一层台阶是一明朝大钟,上面是一后人挣钱才加上的大鼓,应该算是钟楼鼓楼合二为一了!莺莺塔的东边有对情侣穿着张生、崔莺莺的古装在拍照,里面便是根据《西厢记》建的莺莺家。西厢房住的是红娘和莺莺,东厢房住的是莺莺的弟弟,北边上房才是张生老丈人住的地儿,里面有幅字是后人抄写的元稹《莺莺传》,每个厢房里都有逼真的蜡像来留驻张生和莺莺的片段。听蛙台敲了半天也没听出什么青蛙声,不知道是我耳朵有问题还是白天太吵。展览馆有一两块唐宋的砖,也许只有这些古砖知道真正的西厢故事,我们后人都感动在王实甫虚构的西厢里浑然不觉。
普救寺不远便是开元大铁牛,据说两尊铁牛和四个铁人是给蒲津渡当桥礅子的,二百九十吨铁就用了当时全国五分之四的铁,可见唐朝冶金水平差现在好远好远。大铁牛虽然简单,却另有一种美,只不过难以言传罢了!黄河早已改道,只有大铁牛还在承担唐明皇交给它的任务。
大铁牛再往西两三里就是闻名的鹳雀楼了,据说隋朝建好原先是叫戍楼的,大概是军事工程,只不过有很多鹳雀停留被民间改为鹳雀楼了。金元时毁于战火,后人只能从王之焕《登鹳雀楼》里来回想了。现在的鹳雀楼是前两年才重建的,电梯完全破坏了仿古风格,没什么意义,只不过在每层弄了很多河东的人物塑像浮雕来凑数。六层高的鹳雀楼有十二层楼那么高,西边白茫茫一片便是黄河,再往西就到陕西地界了。鹳雀楼最称道的是广场中心一个区域,击掌便有神奇的鸟鸣声,问导游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蒲州古镇是个好地方,到清朝末年这里一直是河东的首府,那些残缺的城墙诉说着现今的落寞。大学时有一舍友说吕秀莲和我是同乡,我觉得吕秀莲应该是福建移民,听他说才晓得此女祖籍是蒲州。后来看小S《康熙来了》采访吕秀莲觉得人还不算太嚣张,既然祖籍蒲州为什么此女还要带着台湾民众“去中国化”,真是怪哉!国家大事也不是我辈能妄断的,还是忘情于古迹中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