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巧借奇联获双喜
宋朝年间,王安石进京赶考,途经马家镇时,见一大户人家的走马灯上,闪出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原来,马家镇的马员外有个千金叫马金花,年方一十六岁。金花从小聪明伶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宋朝年间,王安石进京赶考,途经马家镇时,见一大户人家的走马灯上,闪出一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原来,马家镇的马员外有个千金叫马金花,年方一十六岁。金花从小聪明伶利,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马员外欲选一家门当户对的佳婿,让女儿有个好归宿。好多富家公子,执绔子弟上门求亲,都被金花婉言谢绝了。金花唯恐媒勺不实之言误了自己的终身,她要征联择婿,选到如意郎君。金花亲自出了个上联,写在走马灯上。谁料,上联出了半个月,还没有人续出下联。赶巧这上联让王安石看到了,本想凑个热闹续个下联,只因离考期只有半天时间了,他惋惜地叹道:“此次无缘结识才女,实在遗憾啊!”
王安石的话被马员外听到了,他抬眼一看,见一少年书生,长得一表人才,心里便有几分喜欢。又听说他是进京赶考的举子,想必有些学问。马员外将此事如实告诉了金花,金花传出话来,科考事关人家的前程,万万不能耽误,如有意续联,小女子愿意等待。王安石大喜:“谢马小姐的美意,请转告小姐,待考试结束,定来府上续联。”说罢,急匆匆地上了路。
王安石到了京都,正好科考开场,他来不及歇息,直接进了考场。他文思大发,所有考题一挥而就,第一个交了卷子。主考官稍稍游览了他的试卷,见他文章锦绣,字字珠玑,惊叹不已,暗道,此人是个难得的人才。有意试试他的口才,将他带着前厅飞虎旗下,吟出一上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灵机一动,脑子里闪现出马小姐的上联,信口对出:“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主考官微笑地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拍了下王安石的肩膀说:“好!对得好!”
科考完毕,王安石无有急于回家,他不食前言,特意到马府续联。马员外见他言而有信,非常高兴。命人取来文房四宝,让王安石书写下联。王安石胸有成竹,挥毫写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马员外将下联送到闺房,金花一见,满心欢喜,连声夸道:“太好了,王公子果然文思敏捷,才华出众,女儿的婚事全凭父亲作主。”马员外已知女儿的心意,当场履行诺言,将金花许配王安石,并择了吉日在马府完婚。王安石有先见之名,在考卷上落款时,写的是马家镇。他让书童回家禀告父母,自己则安心在马府住下。
王安石拜谢了岳父,见了马小姐,庆幸自己娶了个才貌双全的佳人。喜庆之日,他亲自书写了个大红喜字,贴在大堂正中。正当新人拜天地时,突然听到一阵锣响,报子赶来报喜,说王安石高中状元,朝廷请他赴琼林宴。此刻,王安石面临人生中两大喜事:洞房花烛日,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他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拿起笔在原来的喜字旁边,又加写了个大喜字,喜字便成了“喜喜”字。洞房中,王安石拥着新娘,情不自禁地吟道:“巧借奇联巧唱和,马灯飞虎结丝罗。新婚时节登魁首,良霄共吟双喜歌。”
王安石创造的“喜喜”字,代表着幸福、祥和、喜庆、快乐,双喜临门是人们最大的愿望。因此,“喜喜”字最容易被民众接受,在民众心中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古今婚礼中的必贴之字,而且,世代相传。
版权声明:本文由复古传奇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bcrcw.com.cn/html/xiaoshuo/xissui7gggn.html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