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考量与抉择

君子之考量与抉择

荣纷杂文2025-11-27 15:36:31
回首过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应对许多的选择,其结果有的对我们影响有限,尚可逆转,而有的却足以决定我们整个人生的走向,而这又是很难逆转的。面对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选择,我们有困惑,有欣喜,有忧愁,也有迷茫。
回首过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应对许多的选择,其结果有的对我们影响有限,尚可逆转,而有的却足以决定我们整个人生的走向,而这又是很难逆转的。面对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选择,我们有困惑,有欣喜,有忧愁,也有迷茫。不要说常人,就是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一生中也要面临很多选择。所以老夫子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几乎都是在喋喋不休的告诉弟子们选择的重要性,不过时代决定了老人家认知的局限,他没有如现代人一样考虑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多变性,只能以君子和小人两个非黑即白的做人标准来教诲弟子们,以自己的体验和认知对弟子们进行善的循循善诱。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再去阅读和理解《论语》,会觉得几乎就是一个有着很多经历与故事的沧桑老人教导晚辈们正确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即修身做君子避害远小人。《论语》中论证君子与小人的语句就有八十多处,例如,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可见老夫子对选择做君子还是做小人是多么的在意和慎重,对这两种人的认识和洞察又是多么的深入和细致。
世间万物总是相克相生,矛盾统一的,君子与小人亦是如此。没有君子的温文尔雅,就显示不出小人的粗鄙蛮横,没有君子的善良真诚,就对比不出小人的恶毒虚伪,没有君子的高风亮节,就无以印证小人的卑鄙无耻。也许孔老夫子当年无论是在自己的家乡鲁国还是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都会邂逅了不少的君子,也遭遇了不少小人,所以才把君子与小人剖析到骨髓里,对弟子们和当时的社会有了那么多善意的呼唤与憧憬,当然也有具体的要求,我们完全可以把老夫子主张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作为君子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不知道孔老夫子那时有没有想到,他生前也好身后也罢,善和恶无论是在人的内心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从来就没有绝迹过。正所谓天使的背面是魔鬼,在各种利益和诱惑面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总是面临着做君子还是当小人的或现实或长远的选择和考量。此消彼长,彼消此长,实在是一言难尽。
选择做君子还是当小人,这似乎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应该是没有人觉得当小人是正确的选项。君子一心向善,小人执意向恶,君子是道德高尚之人,小人则是品行低劣之徒,君子传递的是正能量,小人扩散的则是负能量。君子坦坦荡荡,彬彬有礼,小人却是鼠肚鸡肠。恣意妄为。君子多了是天下之幸,万物之幸,反之小人多了则是天下之悲,万物之衰。这或许就是曲阜定位于首善之区的初衷吧!
然而细细思想一下时下真正做君子,选择向善又绝非做选择题那么简单和轻松。古人尚有“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之说。相对于小人,君子不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还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坚守社会道德的底线,更要捍卫善良和道义。作为社会的脊梁,君子有着天生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因此有时付出的代价会很高,甚至难以承受。路遇老人倒地上前救助反遭讹诈;见到歹徒行凶出手制止却遭围观者漠视;满腔热忱的去做公益却屡遭误解.......或许这些只是个案而已,但对于当事者精神上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由此可见选择向善有时是需要决心和毅力的,要有流汗;流泪甚至是流血的心理准备。
相对来说做小人则要轻松地多,选择向恶几乎是零成本的,小人几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道德底线的问题,因为小人的人生哲学,从来就没有什么道德操守和人格信仰,一切都是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而已。为了满足私欲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一旦涉及到责任义务类的问题,则统统推给了君子,要么向君子挥舞起道德的大棒,要么对君子进行赤裸裸的道德绑架,一旦引起了人们的公愤,大不了穷凶极恶的吼一句:“我是小人(流氓)我怕谁?”。
因此人们真正惧怕的不是“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君子,而是从来没有道德感,耻辱感,行事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的小人。至于那些“以君子之名,行小人之实”的超级小人,则是小人的登峰造极,就更令人们防不胜防了。孔老夫子当年亦有小人难养的感叹,中国历朝历代中从来不乏小人兴风作浪。所以对于小人,人们有种本能的畏惧心理,往往是避之唯恐不及。这反倒给让小人比君子更有优越感。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诗人海子一语成谶“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最大快人心的应该是行恶的小人付出惨重代价,得到应有的报应。
长期以来,人们几乎总是觉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习惯了行善就要吃亏,君子就要忍让这一思维定势,甚至有吃亏是福之说。我们姑且可以把“吃亏是福”作为行善之人不计名利,容忍谦让的自勉,但是“吃亏是福”如果出自行恶之小人之口,用以麻痹应付世人,我们就要义正言辞说不了,个人如此国家亦是如此,我们的国家作为君子之国,在我们的固有领土钓鱼岛,南海诸岛被周围小人之国非法侵占的时候,我们绝不认为吃亏是福,抱定了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的决心。与之据理力争,用实力捍卫法理与正义。
儒家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佛家说:“种善因得善果”。在善的阐述和教化上儒家和释家是互通的,世上从来就没有无因之果,有善的耕耘也注定会有善的收获,只要我们今天种下善的种子,明天一定会开出爱的花朵,未来也注定会收获到更加文明,富裕,和谐,繁荣的文化强市的丰硕果实。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