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高度

影子的高度

顿头杂文2025-11-26 21:27:29
嘎玛丹增曾在我的《岁月静好》的集子里留言,谈到散文文本言述的理念就是“在场,诗意,哲思”。他认为"在场"是散文文本的关键,吟花唱月的文本不在他关注的范畴。诚然,没有生活内容的唯美文本无疑是空洞的。但他
嘎玛丹增曾在我的《岁月静好》的集子里留言,谈到散文文本言述的理念就是“在场,诗意,哲思”。他认为"在场"是散文文本的关键,吟花唱月的文本不在他关注的范畴。诚然,没有生活内容的唯美文本无疑是空洞的。但他同样宣称:“我在语言的言述上,依然倾向于诗性和神行”。的确,《影子的黑夜》再一次印证了作者的散文主张:在场,诗意,哲思。
嘎玛“在场”,是我阅读《影子的黑夜》的出发点。
文中诸多的男性生活描述虽然有些是我所不熟知的,但因了作者的直接参与和感悟,才使得这些文字表达的内容可以一次次打动我,甚至意外地,有了生活的共通性。文字本与悲切无关,却让我潸然泪下,字字句句甚至都让我的心隐隐作疼,我知道,这就是嘎玛丹增文字的魅力,他总在漫不经心中俘获众多读者的情感。
“我和影子走散了,在黑夜回来的时候。”开篇即不露声色的点题,15个方块字甚至组合得有些诡秘,诗意、神性般简洁的寥寥几字先扣住读者的心弦:影子究竟喻为何物?为何走散?还在黑夜?其实,这不过是作者的“惯用伎俩”:在语言的表述上,嘎玛一直倾向于诗性和神行,这几乎成了他的标志性表述。“这是一个没有任何过错的黑夜,很难与蓄意已久的阴谋接头。准确的说,因为年龄关系,我习惯把结尾,当成开头。”嘎玛的确不是饶舌之人,但仅此也许你还体会不到一个中年男人最深刻的部分。他的深刻,在这仅仅只是开了个头。
“最近又养了一条哈巴狗。我曾因为一条狗的意外身亡,发誓今生不再养狗。狗死亡寄存的伤心,虽然莫名其妙,一直不曾结茧。我的食言,想对痛苦反水。……李清照的梅花,似乎刚从书中掉落,驮着日子在飞。”作为老朋友,我知道丹增对狗的热爱是登峰造极的。他在2008年8月从成都邮来的他的散文集《在时间后面》几乎用了一辑的篇章来描摹绕膝的狗。闭上眼,我依然清晰可见那些活泼泼的狗们在他身边撒欢……但,其实,一个与狗相伴的中年男人是寂寞的,虽然他并不孤独。所以他的日子是“李清照的梅花”,他的内心不在当下,四处游历的他活在古典里,活在古典的亘古寂寞里。
“等我,和黑夜一起回来,是死亡或是想念死亡?我一再抵抗思考这样的问题。……狗儿明确知道,我这时候喝酒,必备花生或者猪脚,并毫无例外地为它留足了骨头。我把最好的部分,给了自己。我是狗儿的衣食父母,狗儿是我的玩具。我们相互依赖,各取所需……”试想,一个寂寞的中年男人,在一个黑夜,企图用酒精麻痹自己,而那时刻的他正琢磨死亡……人这一生,在尘世挣扎,企图要摆脱的太多太多:焦虑、挣扎、阴谋、谎言、凄惶、欺诈、痛苦和绝望……而他,偏偏还在意精神“活着很麻烦,比死去艰难,除了要照顾肠胃,还得迁就一下精神。”苦苦逃离,转身才发现那些仍然如影随形……煞费苦心,却抵不过宿命的注定。作者继续哲思“想留在黑暗里,装作一个脆弱的婴儿,对黑夜母亲般信赖。试图停止时间,是对时间本身的荒冷感到恐慌,就像黎明的突然,我和黑的交谈正酣,却逼迫提前结束。”
“不想看见影子,拿着鞭子品头论足,让我倍受折磨”此时,影子的哲理在此凸显,作者直接道出“多年前,就开始设计,一定要甩掉影子,大量使用了烈酒和睡眠,而酒精一直是我灌醉影子的掩耳盗铃。”读到这,想必你会释然,他前面提到的喝酒只是为了暂时忘却“没完没了的合约、永远也付不清的账单、衣着华丽的谎言,对权力金钱,露出的那些面目狰狞的笑容,把我们放在火盆上,稍不小心,就会蚂蚁样粉身。已在女人身体深入,仍不熄火,还在意象另一个女人的身体……没有边际的表演,或者……总是跟影子背道而驰。”
我们当下生活在日渐焦虑的现代文明背景下,我们的内心深处对美好的瞩望和怀想,和现实生活的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苦闷、彷徨、醺酒、逃避……作者凌厉的文字如一幅幅现实世相图,又犹如电影的一幅幅画面交织“拒绝和影子相遇,沉入更深的暗,我已经不想挣扎。我在我的房子里,无需面具。烟头乱扔,蓬头垢面,哭笑由心,除了影子没人知道。偶尔写字,装作一副苦大仇深的熊样,或者愤世妒俗,用另一种方式和世界游戏。这样的日子,灰暗而低沉,冰冷又坚硬,索然寡味,好像我拿着刀片,站在镜子面前等待胡子生长。更多时候,我在互联网找到一些座位,冒充连自己都十分怀疑的作家身份,几乎裸身对准了qiang口,等待某个叛徒,在粉丝背后,突然为我验明正身。”
原来,影子不过是另一个“我”,企图固守真实面孔的“我”。文中的“我”混迹现实生活,混沌而迷茫,这是一个还在苦苦寻找精神家园的男人,他蛰居在城市的房子里却没有家的温馨,就是一直写着的文字也让他自己迷茫……而这些呓语,使我们能够在同处的心境中重建一种审视自我的精神诉求。我认为,在这里嘎玛已经对精神生活的愿望和文本意义的取向进行了表达。
他说他的身边没有让他献上玫瑰的爱人,只有嗜血的蚊子、乱飞的飞蛾和啃噬的老鼠……他意识到“太阳、星星和月亮,在高出,依然灯火般明亮。只是我,已经忘了眺望。”“也许,我是需要光亮滋润的,却一直背着太阳在飞。我对我的无望,是对家园的绝望,与世界和人群无关,那只是迷路的身体,对钟表的惶恐。”在午夜的街头,一个寂寞的男人,只与影子茕茕孓立,影子分明是作者内心深处固守的一些与身边的世相格格不入……
《影子的黑夜》,我更愿把它当成是一个男人在深夜里的独白和呓语,诗意而直白,哲思而颓废,是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赋予的,当今没有信仰的生存的现状赋予的,但毕竟影子还在如影相随,也许,希望还在……《影子的黑夜》,这不仅仅只属于一个男人的暗夜里的呻吟和独特感知,其实,也属于这个特定的时代。
人之一生,对于慵懒而又百无聊赖的人而言是漫长的,当今世风,不愿同流合污,对于执着于内心的美好的人难免苦闷彷徨……我不由自主想到了如果鲁迅活在当下,又会如何?他的匕首投得过来吗?
人之一生,倘若像影子,那它在作者笔下的意义就像藏在深涧里的水,任由时间无声的腐蚀。
《影子的黑夜》让我读到一个在城市里失魂落魄的异乡人,所幸,他仍在带着他的影子寻找出路……这就是影子的高度。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