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的其他组成部份

变形金刚的其他组成部份

乌鲗杂文2026-03-29 20:01:52
变形金刚的其他组成部份唐朝贞观十七年,房玄龄、许敬宗等人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塑造了史上首位变形金刚。该变形金刚拥有“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大唐不败神话”、“打下唐
变形金刚的其他组成部份
唐朝贞观十七年,房玄龄、许敬宗等人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塑造了史上首位变形金刚。该变形金刚拥有“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大唐不败神话”、“打下唐朝半壁江山”、“千古完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皇帝”等多种荣誉称号。该变形金刚以李世民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将其他几人的事迹巧妙嫁接。于是这几人很荣幸地成为变形金刚的组成部份。

其一:李渊
挟持老爹是李世民给自己功劳薄上记的第一条。按李世民的说法,如果不是他掐着脖子胁迫,李渊自始至终都是隋朝的不贰之臣,决不会投身到隋末轰轰烈烈的造反事业中。
《通鉴》卷183记载李世民“倾身下士,散财结客”的事迹:“右勋卫长孙顺德,晟之族弟也,与右勋侍池阳刘弘基,皆避辽东之役,亡命在晋阳,依渊,与世民善。左亲卫窦琮,炽之孙也,亦亡命在太原,素与世民有隙,每以自疑;世民加意待之,出入卧内,琮意乃安。”李世民在晋阳“倾身下士”网罗的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都是在隋朝犯下前科的在逃犯,逃到太原寻求庇护。数目不详的在逃犯隐藏在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的辖区内逍遥法外,身为隋朝的不贰之臣,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他居然玩乎职守,不将这些人逮捕归案打入囚车押送京城斩首。更有甚者,刘弘基和李世民“出则连骑,入同卧起”,公然在他的留守府当门客,他竟然选择性失明看不见。

其二:平阳公主
《旧唐书高祖本纪》:“太宗率刘弘基、长孙顺德等前后数万人,自渭北徇三辅,所至皆下。”
《大唐创业起居注》:“九月十八丙寅,遣敦煌公率统军刘弘基、长孙顺德、杨毛等诸军数万人,往高陵道,定泾阳、云阳、武功、盩厔、鄠诸县等,慰抚使人掾殷开山等受节度焉。”“冬十月初四辛巳,帝至灞上,仍进营,停于大兴城春明门之西北,与陇西、敦煌等二公诸军二十余万众会焉。”
从进入关中到李渊二十余万大军围城的半个月时间内,李世民把平阳公主经营了半年的领地又占领了一遍。平阳公主在关中的活动两唐书和《资治通鉴》有详细记载。
有历史学家的文章称:“晋阳起兵前,老谋深算的李渊曾对提出起兵反隋建议的年轻小伙子李世民说:今化家为国,或破家灭族,都由汝而起。而后世和现在的史家大都认为起兵是唐高祖李渊蓄谋已久的心思,并非李世民首谋,李渊的话只是对自己的掩饰和对后生的勉励之辞。做这个翻案文章的关键证据出自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该书封笔于李渊在位之时。论者咸谓此乃第一手资料,未经太宗时的史官篡改。但是,谁又能保证当时人记当时事,不是取悦高祖的附会之辞呢?”
那么,该书同样封笔于李世民任秦王之时,公主即使战功卓著,也不如亲王有前途。谁又能保证当时人记当时事,不是取悦秦王的附会之辞呢?《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是在太宗亲自监督指导耳提面命之下编撰修订的,谁又能保证当时史官记当年事,不是取悦太宗的附会之辞呢?历史学家洞察幽微,条分缕析,推理精确,论证严密,运用心理分析对《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信誉提出质疑,充分证明两朝历史除了李世民篡改实录这一公认的事实之外任何一句都值得怀疑。

其三:刘弘基
《旧唐书刘弘基传》:“师至河东,弘基以兵千人先济河,进下冯翊,为渭北道大使,得便宜从事,以殷开山为副。”刘弘基是渭北方面军这支先头部队的最高将领,有权见机行事。“西略地扶风,有众六万。南渡渭水,屯于长安故城,威声大振,耀军金光门。卫文升遣兵来战,弘基逆击走之,擒甲士千余人、马数百匹。”传中明确记录“时诸军未至,弘基先至,一战而捷。高祖大悦,赐马二十匹。及破京城,功为第一。”
《旧唐书太宗本纪》:“太宗以前军济河,先定渭北。师次于泾阳,胜兵九万,破胡贼刘鹞子,并其众。留殷开山、刘弘基屯长安故城。太宗自趣司竹,贼帅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皆来会,顿于阿城,获兵十三万。”
《通鉴》卷184:“渊命刘弘基、殷开山分兵西略扶风,有众六万,南渡渭水,屯长安故城。城中出战,弘基逆击,破之。世民引兵趣司竹,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皆帅众从之,顿于阿城,胜兵十三万。”
《太宗本纪》巧妙玩弄时间差,把“接收关中”描述成了“夺取关中”。

其四:李建成
《旧唐书高祖本纪》:“六月甲申,命太宗将兵徇西河,下之。”
《旧唐书太宗本纪》:“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旧唐书殷开山传》:“殷峤,字开山,义兵起,召补大将军府掾,参预谋略,授心腹之寄,累以军功拜光禄大夫。从隐太子攻克西河。”
《通鉴》卷184:“西河郡不从渊命,甲申,渊使建成、世民将兵击西河。”
由于《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记载和史籍中留下的破绽,西河成为李世民窃取李建成军功的唯一呈堂证供。武德元年之后还有没有哪个事迹是从李建成那里过继的由于缺乏证据不可考证。

其五、其六:孙华、史大奈
《旧唐书高祖本纪》:“高祖令孙华与统军王长谐、刘弘基引兵渡河。屈突通遣其武牙郎将桑显和率众数千,夜袭长谐,义师不利。太宗以游骑数百掩其后,显和溃散,义军复振。”
《大唐创业起居注》:“通闻孙华导长谐等渡河,果遣兽牙郎将桑显和,率骁果精骑数千人,夜驰掩袭长谐等军营。谐及孙华等奉教备预,故并觉之,伺和赴营,设伏分击,应时摧散。追奔至于饮马泉,斩首获生,略以千计。”
《通鉴》卷184:“屈突通遣虎牙郎将桑显和将骁果数千人夜袭王长谐等营,长谐等战不利,孙华、史大柰以游骑自后击显和,大破之。”
李世民并不包括在前期过河的人员当中,而是留在黄河东岸,在此次劫营事件之后参加了李渊围攻河东的战斗。《资治通鉴》没有采用这条“飞渡黄河”的事迹。无从考证司马光在写书的时候有没有在历史学家的严谨求实和作家的歪歪快感之间艰难抉择。
唐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穿越回隋大业十三年,把唐朝开国史架空了一遍。《两朝实录》正是架空小说的鼻祖。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