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务员热降温,关键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给公务员热降温,关键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笋鞭杂文2026-01-25 01:37:20
据俄罗斯媒体14日报道,俄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认为,官员职业在俄罗斯青年中受欢迎说明腐败水平很高。 梅德韦杰夫在接见来自奔萨州的企业家时指出:“青年想当官的现象让我很担心,这并非因为我和官员的关系
据俄罗斯媒体14日报道,俄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认为,官员职业在俄罗斯青年中受欢迎说明腐败水平很高。 
梅德韦杰夫在接见来自奔萨州的企业家时指出:“青年想当官的现象让我很担心,这并非因为我和官员的关系不好,相反,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原因是“可快速致富” 
他继续说道:“但当青年坚定不移地选择公务员这条道路时,有一系列问题:这是个有名望的职业吗?不是很有名望。付的薪水多吗?付的不多。”“这意味着,他们选择这条道路是因为这是快速致富的方法。”梅德韦杰夫解释道。
他指出,“他们的想法是,(年轻人)走上基层岗位,受贿几次,然后就可以睡安稳觉,开展自己的业务。尽管,通常,这种情况永远都没有到头的一天,而是伴随一生的情况。”(07月16日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梅德韦杰夫的这番话很有现实意义,也很有针对性。看来官员职业不仅在中国是香得熏人,,在俄罗斯也是一样受到热捧。而受热捧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当官可以“可快速致富”。这就让人有些忧心忡忡了。
近些年我国公务员招考的火爆程度,简直让人心惊肉跳。公务员不仅是百姓眼中的香饽饽,更是大学生们的职业首选。
有数据表明,从2005年到2010年6年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分别为31万、50万、74.2万、80万、105万、135万,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7.3∶1.48.6∶1.50∶1、60∶1.78∶1和85∶1。2011年报考审核通过人数比2010年稍有减少,但也超过了128万,仍然是让人咋舌不已。而各省市举行的公务员招考中其火爆程度比之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也不相上下,用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来形容还犹嫌不足。
中国有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往处流。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这么多人想从事公务员职业,不仅说明官员职业的正常的名望、待遇、体面程度都超过社会其他职业的平均指标,是公众眼中的“高处”。而且还说明官员职业还包含着许多高附加值的东西,还蕴含着许多可能快速致富的因素。
当然,不能说这么多人报考公务员都是冲着能够腐败来的,冲着快速致富去的。也有许多其他的因素,诸如就业难、对公务员职业的热爱、想寻找一个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平台等。但是,也有一个不容讳言的因素就是:当上了公务员不仅职业体面、工作稳定,待遇优厚,福利良好。而且有些岗位上还有很多弄权敛财的机会,有很多贪污受贿的可能。你看贪污受贿的哪一个的职业不是官员?弄权敛财的哪一个不是手握重权?而要成为官员,想手握重权,首先就要进入公务员队伍,舍此,别无他路!所以,也不能排除有的报考公务员者本身就是心术不正贪图腐败,所以想以报考公务员作为敲门砖,跻身官员队伍,然后快速致富。
本来,无论是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制度设计的初衷上说,官员就是一种职业,就是百姓的公仆,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权力,都应该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为民。但是,现实中,在一些地方,官员却享有很多的特权,享有诸多的暗福利。特别是那些据守一隅,坐镇一方的大员,更是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翻云覆雨。为腐败、为敛财,有的腐败官员把手中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在他们的心中,就是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就是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就有腐败官员高喊“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而且这种现象在少数地方还有愈演愈烈、愈来愈年轻之势。不是有调研报告说官员腐败已经从59岁现象演变到35岁现象了吗?
说来说去,说到底,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一些地方,官员不仅拥有着资源配置权,把持着话语权,掌控着决断权。而且,群众和舆论却没有对这些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所以,他们公权私用也好,他们弄权渎职也好,他们买官卖官也好,他们腐化堕落也好,都是要等到已经化脓流血被曝光才受到查处,才能大白于天下。而在一些腐败分子这样的概率太低,认为天下那是隔墙抛砖头,砸中者活该倒霉,大部分贪官都会安然无恙,不足为虑。
因此,要给公务员热降温,要把更多的精英分流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关键是要解决当官可以快速致富的问题。这就要规范官员权力使用的边界,剥离其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的载体,斩断能够快速致富的链条,让公务员回归到正常的职业范畴。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保证权力下放在阳光下运行。对那些利用权力快速致富的官员要快速依法惩处!使官员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
标签
相关文章